英特爾工程師稱晶圓代工交給台積電是重大錯誤,因 Intel 18A 較 N2 有優勢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9 日 9:45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英特爾工程師稱晶圓代工交給台積電是重大錯誤,因 Intel 18A 較 N2 有優勢

Tom′s Hardware 報導,英特爾與台積電成立合資企業傳言引發分析師、業界和政界人士強烈反應,英特爾首席工程專案經理 Joseph Bonetti 在 LinkedIn 發文個人觀點,認為英特爾將奪回製程領先地位,贏得無晶圓廠晶片商客戶,若將製造業務交給台積電是適得其反。

雖文章已刪除,但暫存資料 Joseph Bonetti 提到,英特爾領導層、英特爾董事會、川普政府,請不要在英特爾取得技術領先、脫離低潮時將英特爾代工業務出賣或交給台積電。這是可怕又令人沮喪的錯誤。

Joseph Bonetti 認為,與聲稱英特爾落後於主要競爭對手的報導相反,英特爾在半導體製造領域正在取得重大進展。該公司最新的製造流程 Intel 3 已經用於製造 Xeon 6 資料中心處理器。而該公司的下一代 Intel 18A 即將完成,預計將在 2025 年稍後用於製造用於客戶端 PC 的 Panther Lake 處理器。而台積電的等效的 N2(2 奈米級)製程技術則要到 2025 年底才會進入量產階段。

英特爾也先推出 High-NA EUV 計畫,購買兩台 ASML Twinscan EXE,也是唯一有使用此類工具經驗的晶片商,儘管面臨財務困境,英特爾代工仍準備向主要合作夥伴證明自己。任何將控制權交給競爭對手的潛在交易都將是一個重大戰略錯誤。

Joseph Bonetti 強調,最近報導許多說法都扭曲英特爾。有人認為需要台積電工程師來讓英特爾最新製程發揮作用,但 Intel 3 製程量產數月,採用 Intel 18A 製程 Panther Lake 處理器也提供樣品給筆電製造商。即便 Intel 18A 和台積電 N2 都導入環柵電晶體 (GAA),但英特爾製造流程有項突破,就是背面供電,提高效率和性能,使英特爾產品比台積電優勢更高。

Joseph Bonetti 預估,使得英特爾代工業務目前尚未獲利的因素,在於設施和設備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並且尚未獲得主要外部客戶的代工合約。然而,微軟和亞馬遜的早期採用都表明了對英特爾能力的信心。如果這些努力取得成功,則更多的產業領先企業可能會轉移到英特爾生產。所以,將英特爾代工業務的控制權交給台積電,將削弱英特爾,損害美國半導體領導地位。

(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