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AI 人工智慧

邊緣運算興起,新一波開發風潮可期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15 日 14:03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Microsoft , 會員專區

邊緣運算帶動新的市場商機和轉型,也讓市場對硬體有了新的需求,包括大量裝置如何管理、人工智慧的導入與安全防護如何實現等,但隨著開發過程難度上升,許多廠商開始著手升級開發工具的完整和便利性,讓開發者可以專注在自身業務的投入,造就新一波開發風潮。 繼續閱讀..

進入 AI 實務應用年代,李開復:實體世界的海量資料造就強大競爭力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15 日 12:5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Big Data , 名人談

人工智慧(AI)發展半世紀以來經過數次寒冬,如今隨著深度學習落實於各個領域,對我們的世界造成空前衝擊。創新工場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開復表示,AI 從發明期進入實務應用年代,龐大的資料量會是發展 AI 服務的重要優勢,而其快速成長和可取得性,也將是深度學習大幅破壞無數產業的主要動力。

繼續閱讀..

Google Brain 用強化學習為行動裝置量身訂做最好最快的 CNN 模型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13 日 9: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oogle , 行動裝置

卷積神經網路(CNN)廣泛用於影像分類、人臉辨識、物體偵測及其他工作。然而,為行動裝置設計 CNN 模型是個大挑戰,因行動模型需要又小又快,同時還要保持足夠的準確率。雖然研究人員花了非常多時間精力在行動模型的設計和改良,做出 MobileNet MobileNetV2 這類成果,但人工設計高效模型始終很有難度,其中有許多可能性需要考慮。 繼續閱讀..

新科技可從行走模式來辨識身分,更能偵測年齡與健康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13 日 8: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光電科技 , 會員專區

說說看你認為常見的身分辨識方式有哪些?沒錯,臉部辨識、聲音、指紋、視網膜掃描都是常見用以辨識身分的方式。那麼,走路的方式呢?在家中你可以透過聆聽走路的聲音分辨出是哪一位家人嗎?其實走路方式也是一種「生物行為參數」(behavioural biometrics),攜帶了每個人特有的生物訊息。 繼續閱讀..

日本也打國家隊,政府領頭建 10 家 AI 醫院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10 日 13:09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面對 AI、大數據分析、機器人等新技術,各國政府都在想盡辦法提升產業價值,在製造端提倡企業之間的合作、補貼新技術導入成本,盡全力宣導工業 4.0 好處,而在應用端,政府扮演需求領頭羊的角色。日本政府為協助國內醫療設備與智慧醫療應用發展,將打造 10 家以 AI 應用為主的醫院,帶動智慧醫療設備研發動能,同時可以解決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 繼續閱讀..

知乎完成 2.7 億美元 E 輪融資,大力投入 AI 技術與商業化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10 日 12:5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數位內容 , 社群

8 8 日,知乎創始人兼 CEO 周源宣布,知乎完成 2.7 億美元 E 輪融資,並表示這是知乎史上最大的融資;具體估值和投資方沒有公布。不過根據之前消息,知乎本輪融資的估值接近 25 億美元,領投方為一家新基金,並有多家老股東跟投。 繼續閱讀..

中國 AI 晶片遍地開花,惟多數新創公司處融資燒錢階段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09 日 15: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中國觀察 , 晶片

新浪財經引用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國人工智慧(AI)概念普及之後,各方都在尋找商業模式,期待 AI 技術盡快落實,但目前大部分的 AI 創業公司處於依靠融資燒錢階段。AI 晶片無疑是近年最火熱的話題之一,不僅 NVIDIA、Google 等國際巨頭相繼推出新產品,中國百度、阿里等也紛紛布局該領域,誕生了寒武紀等 AI 晶片創業公司;在 CPU、GPU 等傳統晶片領域與國際相差較多的情況下,中國 AI 晶片被寄望能實現彎道超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