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宣布研發奈米級的「防空飛彈」,可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有效擊敗新冠病毒。有別於常見的酒精、次氯酸、臭氧等化學消毒法,中山大學首創以蛋白質技術,成功製成無毒、無刺激性的「奈米盾(AirParma)」懸浮粒子,搭配超音波霧化器(噴霧),可長效懸浮於空氣中達 2 小時;並與氣膠中的新冠病毒上的棘蛋白受體結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結合而使病毒沉降,30 分鐘內可結合空氣中 40% 至 60% 的新冠病毒,降低病毒傳播風險,達到主動式長效防禦效果。
Category Archives: 奈米

不用電線的新發電方式,科學家巧妙利用奈米碳管提取環境中電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09 日 14:14 | 分類 奈米 , 會員專區 , 材料 |
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們發現了一種利用微小碳顆粒發電的新方法,無需電線,只需在奈米碳管一側塗上聚合物層,接著讓溶劑流過奈米碳管顆粒與之相互作用即可產生電流。團隊正在進一步研究類似光合作用的太陽能過程,若能使用二氧化碳做為聚合物塗層,想像一下,未來你的藍芽 3C 用品只要放到陽光下曬一曬就能電量滿格的前景。 繼續閱讀..


電子顯微鏡新算法讓解析度破紀錄,放大 1 億倍直接看見原子振動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5 月 24 日 17:45 | 分類 奈米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拍照拍到接近物理極限是什麼感覺?康乃爾大學工程師團隊最近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強大到將當今最先進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再提高 2 倍,可在三個維度下直接觀察單個原子並得到清晰圖像,唯一模糊的原因僅來自原子自身運動。該技術對於成像半導體、催化劑等材料連接邊界處的原子將特別有用。 繼續閱讀..

富士軟片成功研發鍶鐵氧體磁帶,實現全球最大 580TB 儲存容量 |
作者 侯 冠州|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29 日 9:41 | 分類 Big Data , 儲存設備 , 奈米 |
富士軟片(FUJIFILM)宣布,已成功研發出使用鍶鐵氧體(SrFe)磁性顆粒的磁帶(Magnetic Tapes),且記錄密度高達 317Gbpsi,為全球最高,該記錄是在與 IBM Research 共同進行的磁帶額定負荷試驗中取得。而這也意味著,富士軟片可望藉此生產出全球儲存容量最大,高達 580TB 的資料匣(Data Cartridges),相當於可以儲存 12 萬張 DVD 的數據。

操縱於無形,科學家發現從遠端控制磁場的新方法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30 日 14:11 | 分類 奈米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想像一下,醫生從體外以體內腫瘤為中心產生磁場,然後引導由磁性奈米粒子製成的抗腫瘤膠囊藥物前往患處,無需進行侵入性手術就能協助對抗腫瘤,這就是最近科學家新找到從遠處產生、消除磁場的新方法用途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