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尖端科技

台化股東會通過配發股利 0.5 元!洪福源:暫停部分塑膠產線拚差異化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0 日 10:07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觀察 , 淨零減碳

台化今日舉辦股東常會,由董事長洪福源主持,會中通過配發現金股利 0.5 元,並針對業績不理想,導致台化股價下挫,洪福源首先向股東表達十二萬分的歉意,但強調不會氣餒,去年已終止台灣嫘縈及紡紗生產,今年會暫停部分的塑膠產線,並提升差異化產品超過 50% 以上。

繼續閱讀..

不是手機殼,犀牛盾打造「海上掃地機器人」進駐南台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9 日 14:36 | 分類 ESG , 機器人 , 科技生活

知名手機配件商犀牛盾近年相當關注環保議題,該公司指出,海洋塑膠廢棄物污染問題,不是從深海開始,而是從海岸線開始。全球每年超過 1,270 萬公噸的廢棄物流入海洋水域,嚴重威脅海洋生態系平衡;其中高達 80% 的漂浮塑膠,會在進入海洋後一個月內被沖上岸邊、集中在沿岸地區,形成遍布全球的污染帶,最終分解成微塑膠滲入人類的安全健康,對我們所處環境持續造成負擔與衝擊;但現有的清理方案卻鮮少針對於此。

繼續閱讀..

NASA 老衛星奧德賽號新影像,看見火星高聳火山穿透高層大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9 日 13:46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地球火山景觀令人嘆為觀止,而火星火山能讓地球最高火山相形見絀。2001 火星奧德賽號(2001 Mars Odyssey)最新發布影像讓我們看見火星地平線前所未有景色,巨大火山「阿爾西亞山(Arsia Mons)」頂部穿透火星晨雲,直逼上層大氣。 繼續閱讀..

中國稀土為什麼能拿捏全世界?電動車、機器人、無人機都需要用一次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9 日 12:52 | 分類 中國觀察 , 材料、設備 , 機器人

美國總統川普 4 月初向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最高達 145% 的關稅後,中國政府下令限制多種重稀土金屬及稀土磁鐵的出口,經過緊張談判後,美國將中國進口關稅削減至 30%,但中國遲遲未批准稀土和其他關鍵元素的出口許可證,究竟為什麼中國稀土可以拿捏全世界?台灣稀土及稀有資源應用產業聯盟召集人海中雄最新報告說明,電動車、人型機器人、無人機都需要用到稀土。

繼續閱讀..

台灣虎航宣布開航沖繩石垣島!拓台中、高雄直飛韓國濟州島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9 日 10:47 | 分類 國際觀察 , 旅遊 , 航太科技

隨著暑假旅遊旺季即將來臨,海島度假再度成為民眾最愛的選擇之一,台灣虎航今日宣布,自 6 月底起陸續開航高雄-濟州島、台中-濟州島,以及桃園-石垣島等航線,代表台灣虎航營運直飛日本的航點將擴增至 23 個,並為市場上唯一提供北、中、南三地直飛韓國濟州島的國籍航空。

繼續閱讀..

AI 新十大建設,劉鏡清:矽光子應用增半導體韌性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9 日 9: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機器人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 8 日表示,AI 新十大建設的重大應用中,矽光子技術預估在 2027 年將達到尖峰期,而台灣最早輸出矽光子封裝技術,在技術、專利與客戶優勢下,至少可以讓台灣封裝產業領先 10 年至 20 年,並提升半導體產業韌性。 繼續閱讀..

榮耀進軍人型機器人產業,AI 研發從手機跨向機器人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9 日 7: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中國觀察 , 技術分析

榮耀 5 月底宣布進軍人型機器人產業,展現由消費電子轉向高附加價值智慧載體之策略轉折,亦呼應中國政府政策導向。AI 於終端裝置之整合應用為榮耀跨界發展優勢,惟相較於原生機器人開發商,仍面臨商用場景與數據訓練挑戰。 繼續閱讀..

黑洞成宇宙級粒子加速器,比大型強子對撞機更強大的新選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8 日 21:30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大型強子對撞機改變了粒子物理學,現在科學家又在構思更強大的超級對撞機。但超級對撞機需要龐大資金與時間,科學家轉向更便宜自然替代方案尋找暗物質和其他難捉摸的粒子。新論文描述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創造緻密環境讓粒子以相對論性速度旋轉並相互碰撞,釋放地球可偵測到的其他粒子。 繼續閱讀..

馬斯克威脅退役天龍號飛船殺傷力極大,外媒:美國高度依賴 SpaceX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6 日 16:58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昔日戰友如今撕破臉,世界首富馬斯克與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因一項稅收法案展開激烈口水戰,一氣之下揚言從 NASA 撤出 SpaceX 天龍號太空船業務,雖然沒多久他便替自己找台階撤回這些話,但如今,美國政府與 NASA 才是更依賴 SpaceX 的一方。馬斯克若認真切斷關係,可能​​使 NASA、美國國防與情報機構陷入困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