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晶圓

英特爾已下訂台積電 N2 生產 Nova Lake 系列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3 日 9:30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市場消息指出,英特爾 (Intel) 已經向台積電訂購先進 N2 製程,AMD 也確認 Zen 6 架構代號 Venice EPYC 伺服器處理器採相同節點生產。如果市場消息正確,這些晶圓很可能用於英特爾 Nova Lake 系列處理器,雖使 Intel 18A 性能受質疑,但也應證英特爾 2024 年 11 月就宣布的 Nova Lake 系列採雙重來源策略。

繼續閱讀..

台積電警告:無法確保 AI 晶片不流入中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2 日 13:50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晶圓

台積電(TSMC)近日發表報告,指出在美中貿易戰及全球人工智慧(AI)競賽的背景下,確保其客戶的先進技術不流入中國的難度越來越大。台積電表示,儘管美國出口管制要求晶片製造商監控出貨並了解客戶,但其在半導體供應鏈中的角色限制了其對產品最終用途的可見性。 繼續閱讀..

台積電埃米製程等研發總預算,將占 2025 年全年營收 7%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1 日 19:45 | 分類 公司治理 , 半導體 , 封裝測試

台積電 2024 年 (民國 113 年) 年報顯示,台積電列出主要研發計畫摘要,包括 2 奈米邏輯技術平台應用、16 埃邏輯技術平台應用、14 埃以下邏輯平台應用、三維積體電路、下世代微影、長期研究等,研發經費占 2025 年 (民國 114 年) 總研發預算約 83%,總研發預算占 2025年 (民國 114 年) 全年營收約 7%。

繼續閱讀..

Intel 18A 速度提升 25%,耗能降低 36%,有機會與台積電 N2 一拚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1 日 10:50 | 分類 IC 設計 , 半導體 , 晶圓

目前,英特爾各部門的表現普遍不佳,但展望未來,晶圓帶服務 (IFS) 似乎有可能扭轉公司的局面。前執行長 Pat Gelsinger 領導下,英特爾晶圓代工積極投資發展,導致英特爾某種程度必須與供應鏈垂直合作。雖之前不順利,但未來似乎有曙光,因英特爾 Intel 18A 即將到來。2025 年 VLSI 研討會發表,且英特爾公布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

繼續閱讀..

魏哲家:台積電穩健成長,先進製程銷售比重拚八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0 日 15:19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晶圓

台積電公布 2024 年年報,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表示,今年總體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存在,預期晶圓製造產業維持溫和復甦,今年台積電可穩健成長,台積電身處在極佳位置,能以差異化技術應對 5G、人工智慧(AI)和高效能運算(HPC)產業大趨勢成長。

繼續閱讀..

台積電:2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將占三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7 日 16:30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台積電表示,目前所有的海外決策都是基於客戶的需求,因為他們重視一定的地域靈活性;此外,也包含必要程度的政府支持。這是為了台積電股東將價值最大化。所以,台積電的美國先進客戶以及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市政府的大力合作和支持下,我們最近宣佈有意增加 1,000 億美元投資於美國先進半導體製造。這項擴大投資包含興建三座新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以及一間研發中心。

繼續閱讀..

台積電估第二季營收將季增 13%,資本支出維持 380~420 億美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7 日 14:50 | 分類 半導體 , 封裝測試 , 晶圓

台積電 17 日法說會公布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的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新台幣 8,392.5 億元,淨利 3,615.6 億元,EPS 為 13.94 元。與 2024 年同期相比,第一季營收成長 41.6%,淨收入和稀釋每股收益分別成長 60.3% 和 60.4%。與 2024 年第四季相比,第一季業績收入下降 3.4%,淨收入下降 3.5%。以美元計算,第一季營收為 255.3 億美元,年增 35.3%,但較上季下降 5.1%。

繼續閱讀..

台積電法說會在即,外資法人目標價調降多調升少,反映市場氣氛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7 日 10: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封裝測試

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壓力下,加上先前半導體設備廠 ASML 公布的第一季業績不如預期,使得市場擔心半導體產業面臨衰退的情況下,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即將於 17 日下午台股盤後舉行 2025 年第一季的法說會,市場法人格外關注釋放訊號。法說會前各大外資法人也釋出預期目標價,雖都維持「買進」投資評等,但卻都下修目標價多,提高目標價少,從每股新台幣從 1,388 元到 1,050 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