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原行星盤

年輕恆星周圍的氣體揭示行星形成的重要線索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2 日 22:03 | 分類 天文

天文學家近來對行星形成研究取得重大進展,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領導的國際研究,利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最精確測量 30 顆年輕恆星周圍旋轉的氣體及質量隨時間的變化,成功繪製盤中氣體質量隨時間演化的最精準輪廓。這項成果不僅拼湊行星形成過程的重要線索,更揭示形成岩質行星、氣態巨行星或冰巨行星的可能條件。 繼續閱讀..

行星從哪裡來?(下)解碼原行星盤的五段演化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3 日 22:01 | 分類 天文

2014 年智利阿塔卡瑪沙漠的大型毫米/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ALMA)首度公布 HL Tau 星盤的高解析影像,成為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這顆年僅百萬年的年輕恆星,周圍塵埃盤竟出現清晰的環帶與縫隙,首次提供行星可能極早期便開始改變盤面結構的觀測證據。這項發現引發天文學界對行星形成時機與機制的廣泛討論:行星是否恆星尚未完全「長大」之前,就開始重塑周圍環境? 繼續閱讀..

行星從哪裡來?(上)直擊原行星盤的形成動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3 日 22:00 | 分類 天文

跨國合作大型觀測計畫「exoALMA」最近發表一系列行星形成的研究成果。「exo」代表系外行星(exoplanet)、「ALMA」是智利阿塔卡瑪(Atacama)沙漠的大型毫米/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計畫目標是找出正在年輕恆星周圍形成中的行星,並深入了解原行星盤結構與變化。以成像技術,exoALMA 團隊成功拍下目前最清晰「年輕太陽系」影像,揭示前所未見的細節。 繼續閱讀..

附近恆星系統小行星劇烈碰撞,塵埃量比恐龍滅絕撞擊事件多十萬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14 日 17:11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繪架座 β 是太陽系附近一顆備受關注的恆星,根據韋伯太空望遠鏡新觀測,該恆星系統曾在 20 年前發生劇烈的小行星碰撞,揚起約當年殺死恐龍的撞地小行星事件十萬倍塵埃量。天文學家表示,一些類地行星胚胎可能正從這些撞擊中形成。 繼續閱讀..

承受多顆大質量恆星輻射轟炸的原行星盤,也有機會孕育岩石行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05 日 17:06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為深入了解宇宙環境如何造就不同類型系外行星,韋伯太空望遠鏡研究了龍蝦星雲(NGC 6357)內其中一個原行星盤,發現通常在低質量恆星形成區域圓盤中發現的岩石行星,也能在比想像中更嚴苛的大質量恆星形成區域附近圓盤誕生。 繼續閱讀..

其他系統檢測異常一氧化碳,確認撞擊事件剝離行星大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22 日 18:12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一個行星系統的成長過程其實相當痛苦,它們不斷經歷碰撞、從一顆小小微行星慢慢融合成更大的天體,比如地球和月球。雖然我們無法目睹太陽系的過去,但可從其他系統稍微窺視這種碰撞,最近天文學家便在年輕恆星 HD 172555 周圍發現了行星碰撞跡象,由於撞擊相當劇烈,以至於行星大氣層被剝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