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憂鬱症

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治療憂鬱症!陽明交大攜雅培深腦刺激器合作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27 日 10:55 | 分類 尖端科技 , 晶片 , 材料

腦部刺激術被認為是治療憂鬱症的新希望,繼發現非侵入磁刺激可改善憂鬱行為後,陽明交大再次透過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技術,攜手國際醫材大廠雅培(Abbott)開發的憂鬱症深腦刺激器合作,證實深腦電刺激可以顯著改善動物憂鬱行為,並提供更多科學證據用在臨床轉譯的治療技術。

繼續閱讀..

凡事「拖延」恐傷害健康,盡快改掉壞習慣吧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24 日 8:30 | 分類 生物科技

愛拖延的人面對重要任務或工作,總先做無關緊要的事,該處理的卻一拖再拖,最後期限快到才匆忙處理。他們認為最後關頭的緊迫壓力下工作會更有效率,但研究顯示,拖延者工作速度更慢,出錯次數也較多,且拖延有害身心健康,可能導致憂鬱症。為了學業、工作和身體健康著想,快改掉拖延的壞習慣吧 ! 繼續閱讀..

吃什麼食物,影響人們與「憂鬱症」的距離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12 日 17:15 | 分類 醫療科技

與親友一起享受美食,不僅增進社交連結也能感受到情感的支持和溫暖,但有些食物只能帶來短暫的幸福感,有些不健康的食物長期攝取,甚至導致身體發炎而使憂鬱症的風險增高。因此避免總是單獨用餐,並適當選擇飲食內容,才能與憂鬱症保持最遙遠的距離。 繼續閱讀..

熱到無法應付,研究:自殺、攻擊、憂鬱都因高溫而起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10 日 11:18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物科技

盤繞地球三年之久的反聖嬰遠離後,太平洋海水溫度升高的聖嬰隨即而來,7 月初世界各地地表溫度突破十萬年歷史。處於高溫,人體生理負擔更高、更耗能,科學家發現,溫度濕度增加,不但增加憂鬱症發作風險,也會增加精神病患的攻擊性行為。 繼續閱讀..

憂鬱症與血清素降低有關!英國研究發現第一個直接證據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06 日 18:31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憂鬱症與血清素是否有關的假說,已經爭論超過 60 年,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憂鬱症患者的血清素反應降低,而這是憂鬱症患者腦中血清素釋放減弱的第一個直接證據,目前研究已發表在《生物精神病學》雜誌。

繼續閱讀..

飲食太油,不單腰圍變粗還會傷害大腦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06 日 0:00 | 分類 醫療科技

最近澳洲和中國跨國合作研究結果顯示,「高油脂」食物不僅會變胖、腰圍增大,還可能對大腦造成嚴重傷害。科學家餵食小鼠高脂肪含量飼料後發現,變胖小鼠會先罹患糖尿病,之後認知能力開始退化出現焦慮、憂鬱和失智等症狀。 繼續閱讀..

腸道「益生菌」助拳對抗「憂鬱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31 日 0:00 | 分類 醫療科技

腸道菌對健康許多面向皆有重要影響力,「心理」健康也不例外。最近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 )研究團隊表明,益生菌不僅輔助抗憂鬱藥物(antidepressants)作用,且有助緩解憂鬱症。研究結果於 6 月刊登於《自然》(Nature)系列專業期刊《轉譯精神醫學》(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繼續閱讀..

難怪馬斯克惱火,調查:半數員工不甩強制回辦公室規定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13 日 11:4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疫情期間由於遠距工作,讓科技業成為受停工衝擊最低的產業,還因全球暴增的遠距需求讓業績大爆發。隨著疫情緩和,現在企業要求員工回到辦公室工作遇到阻礙,尤其矽谷。日前蘋果強制每週三天回辦公室政策受抨擊,蘋果員工公開信質疑公司全職回辦公室的優點,其中一點就是通勤。 繼續閱讀..

青少年自我認同出問題,研究:手機自拍如哈哈鏡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16 日 12:51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成國家危機。美國 2019 年多達一成青少年報告患有重度憂鬱症,比 2007 大增 60%,同期間兒童和青少年因焦慮、情緒障礙和自殘到急診室就診的次數也急劇增加,疫情更加劇年輕人的心理危機。美國整形與精神科專家認為,造成青少年憂鬱焦慮的原因很多,手機自拍是罪魁禍首之一。 繼續閱讀..

憂鬱焦慮成文明病,研究:每週走路 1 小時就可降低風險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15 日 12:31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運動對健康有好處,可以改善睡眠、降低血壓、預防心臟病、糖尿病和癌症、還能促進心理健康,減輕壓力、提振情緒,降低焦慮和憂鬱,但運動對許多人而言是有壓力的事。最新研究告訴人們不必那麼緊張,如果原本沒有活動的人,只要至少起身做一些事情,大多數對健康有益的好處都會實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