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警告全球氣候變遷帶來極端氣候,會造成龐大經濟損失,到底損失多少再保險公司最清楚,因天災造成損失,保險公司得理賠,再保險公司也得理賠。從瑞士再保險(Swiss Re)觀點來看,極端氣候的確相當嚴峻,因 2020 年天災損失爆增四成。
極端氣候真的嚴重,瑞士再保險稱 2020 年天災損失暴增四成 |
作者 藍 弋丰|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24 日 8: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財經 |
不只人類活動作祟,月球引力可能暗中控制著北冰洋甲烷排放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17 日 16:31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已對地球造成極大負擔,而北冰洋中的甲烷其實也隨著火山、地震等地質活動,在這千年來釋放了不少甲烷至環境,使地球處境難上加難。但現在科學家發現,除了人類與地質活動影響,月球引力很可能也在暗中控制著北冰洋的甲烷排放。 繼續閱讀..
最有能力應對氣候災難國家排名,北歐五國全入榜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26 日 10:41 | 分類 環境科學 | edit |
這幾年明顯感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許多國家人民因此蒙受苦難,據統計 1999 至 2018 年間全球有 12,000 多次極端天氣事件直接導致近 50 萬人死亡,其中受影響最大的十個國家和地區中有七個是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國家,而最有可能倖免於氣候災難的國家幾乎都在北歐。 繼續閱讀..
全年 CO2 減排 7%,研究:對濃度影響微乎其微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24 日 16: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edit |
今年全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採行的封鎖措施大幅減少運輸和工業活動,因而讓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減少,為地球爭取到一點喘息機會,但世界氣象組織(WMO)報告顯示,疫情危機期間減少的碳排放量,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微乎其微。 繼續閱讀..
清淨能源利多,英將推「綠色工業革命」擬重押氫能 |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17 日 15:30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本週英國首相強森將公布「綠色工業革命」(green industrial revolution)計畫,他承諾要大力押注氫能等科技,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阻氣候變遷。
太陽能史上最便宜,2030 年將成電力新霸主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15 日 11:51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台灣這幾年積極發展綠能,太陽能成為重中之重。世界各國也在加速投資太陽能,主要原因是技術成熟與政策推動降低投資成本,使得太陽能電池現在已成為歷史上最便宜的電力來源之一。國際能源署(IEA)報告預期,以太陽能為主導的新能源發電,將佔未來十年發電量增長的 80%,直言「太陽能將成為世界電力市場的新國王」。 繼續閱讀..
氣候變遷也衝擊太陽能發電量,中東光電裝置熱區恐受影響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14 日 11:37 | 分類 太陽能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edit |
原本是太陽光電設置熱區的地方,未來可能會因為氣候變遷的關係,熱區或許會變成「冷區」。
企鵝的「老家」在哪裡?研究:不是南極 |
作者 地球圖輯隊|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22 日 0:00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根據科學家一項新研究,學界始終爭論不休的「企鵝老家到底在哪裡?」謎底終於揭曉:不是在南極,當然也不會是北極。 繼續閱讀..
地球曾在升溫期間突急遽降溫,新研究:火山爆發是起始點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05 日 17:11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13,000 年前,地球曾在溫度逐漸升高的間冰期間忽然急遽降溫 3℃,可能與物種大滅絕事件有關,科學家原本認為造成降溫的原因是隕石撞地引發火山噴發、大量氣膠吸收了太陽輻射。但現在一篇新研究根據古老洞穴的沉積物證據表明,真正引爆點其實是火山爆發、隨後地球其他系統跟進變化,才導致全球氣溫降低並維持了千年。 繼續閱讀..
碳排放量增加反使南極上空大氣變冷,速度是地表暖化的 10 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31 日 11:19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地球氣候變化越來越極端,當溫室氣體導致地球表面溫度節節升高時,地球大氣邊緣卻在以暖化的 10 倍速度冷卻中。一篇新研究表明,南極洲上方 90 公里的高層大氣在過去 24 年已降低約 3℃,平均每 10 年就降 1.2℃──和地表相比,上個世紀約升溫 1.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