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今天進行台灣高能物理聯合實驗室的啟動典禮,除了整合國內多個實驗室能量,加強中長程高能探測器技術研發外,也連結半導體、光電與航太產業公司,盼台灣成為國際重要的探測器研發中心。
擴大高能物理實驗規模,科技部盼參與國際研發計畫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21 日 17:15 | 分類 光電科技 , 科技政策 , 航太科技 |
為吸引國防科技新一代人才,科技部「學研中心」計畫祭每月 3~6 萬元補貼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16 日 14:50 | 分類 尖端科技 , 科技政策 | edit |
30 多年前,政府靠著「三彈一機」奠定台灣國防自主基礎,當時為拉攏人才祭出了媲美副教授的薪水。現在,為落實國機國造目標、加上部分國防科技與民間科技通用性高,科技部與國防部決定在未來 5 年投入 50 億元、提供每月 3~6 萬元獎學金培育新一代具國防科技專業的碩博士生。 繼續閱讀..
科技部整合經濟部、中研院推出量子國家隊,首重引回優秀人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07 日 16:28 | 分類 人力資源 , 尖端科技 , 科技政策 | edit |
隨著量子技術興起,接下來 10 年科技可能大翻轉,為了迎接量子新世代,科技部今(7 日)表示將跨部會結合經濟部與中研院規劃「量子國家隊」,預計未來 5 年投入新台幣 80 億元經費,首重將優秀人才引回台布局,希望能透過掌握關鍵量子技術讓台灣在新世代佔有一席之地。 繼續閱讀..
科技部是否廢除回歸國科會,吳政忠:「會」比較有協調力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03 日 19:30 | 分類 科技政策 | edit |
2014 年從國科會升格的科技部,可能將因應政府組織調整回歸國科會,原本業務改由國科會和數位發展部分擔。科技部長吳政忠今(3)日在台北之音節目中談及,「部」比較有「執行力」,但「會」比較有「協調力」,目前也還不一定會廢掉科技部,行政院有多個方案在同時考量。 繼續閱讀..
政院擬科技部改回國科會,資安業務納數位發展部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02 日 12:30 | 分類 科技政策 | edit |
政府推動組改案已有初擬版本,科技部將改回前身國科會,數位發展部則將整併 NCC 通訊傳播產業與輔導業務、交通部郵電司、經濟部工業局部分業務、國發會資管處,另行政院資安處也將併入數位發展部,並升格為資安署。
掌握轉型良機,科技部促本土指標企業與新創攜手邁向國際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21 日 20:00 | 分類 市場動態 , 新創 , 科技政策 | edit |
Covid-19 疫情為全球產業生態帶來劇變,而危機也是轉機,各產業莫不加速推動數位轉型,並發掘全新商業與合作模式,反而加深了國際鏈結的需求,以及大企業與新創團隊互動的可能性。有鑑於此,科技部旗下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TA)最近動作頻頻,先前才宣布來自矽谷的創業家投資人進駐 TTA ,為台灣新創圈注入一股活水,而於 10/21 又特地舉辦 2020 指標企業 × 卓越新創交流座談會,期許企業與新創間連結更緊密,創造更多機會。
矽谷創業家投資人首度進駐 TTA,助台灣新創闖蕩國際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6 日 17:36 | 分類 市場動態 , 新創 | edit |
近期全球因疫情影響,許多產業面臨挑戰與轉型,卻也是台灣新創的發展契機。在這波變動趨勢中,一群來自全球新創重鎮-矽谷的台裔創業家們看到台灣科技實力、新創活力與機會,於是紛紛返台創業發展;包括 YouTube 創辦人陳士駿、Mochi Media 創辦人徐旭明、電玩吉他英雄創辦人黃中凱、Race Capital 合夥人陳信生、華納兄弟遊戲推手江詞源等多位具豐富國際經驗的新創大師進駐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TA),將自身創業家投資人專業貢獻給台灣新創生態圈、助團隊鏈結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