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另一端,有個未知物體每隔 2 小時左右就發出一道無線電波脈衝,這個謎題已困擾專家多年。現在,一個天文團隊首度確定此訊號從未見過的源頭,來自一顆白矮星與一顆紅矮星組成的聯星系統。 繼續閱讀..
2 小時重複一次,破解銀河系常態電波脈衝來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13 日 15:2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2 小時重複一次,破解銀河系常態電波脈衝來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13 日 15:2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銀河系另一端,有個未知物體每隔 2 小時左右就發出一道無線電波脈衝,這個謎題已困擾專家多年。現在,一個天文團隊首度確定此訊號從未見過的源頭,來自一顆白矮星與一顆紅矮星組成的聯星系統。 繼續閱讀..
混亂環境出奇蹟,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附近首發現年輕聯星系統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18 日 15:23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即使處於險峻環境,一些聯星仍盡最大努力出生且彼此緊密相連。利用歐洲甚大望遠鏡,天文學家首次於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 A* 附近發現一對年輕聯星系統,估計僅誕生 270 萬年,雖然之後它們仍將不敵黑洞引力合併成 1 顆恆星。 繼續閱讀..
發現藏在暗野的 21 顆中子星,與類太陽恆星相互繞行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17 日 17:28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多數恆星都成雙成對出現,其中一種罕見配對為類太陽恆星+中子星。最近,加州理工學院團隊發現了 21 顆與類太陽恆星相互繞行的中子星系統,為緻密死星行為、形成方式提供新線索。 繼續閱讀..
最安靜的消失:有些恆星跳過超新星爆炸階段,直接塌縮成黑洞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30 日 8:4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有些恆星在天文學家眼中很奇怪,它們會突然消失在宇宙且再也找不到。現在,一篇新研究發現恆星另一種死亡的新方式:有些大質量恆星很可能未經歷超新星爆炸過程就直接坍縮成黑洞,解開了神祕恆星消失之謎。 繼續閱讀..
罕見位於聯星系統適居帶,發現天空可能有兩顆太陽的系外行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02 日 12:08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落在系統適居帶的行星表面適合存在液態水,是尋找外星生命潛力股,而適居帶確切範圍會根據母恆星大小與溫度變化。最近,天文學家在一個聯星系統發現新系外行星 TOI 4633 c,它直接繞著雙星運轉的可能性有 50%。 繼續閱讀..
註定成為貧氫超新星,發現新品種恆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22 日 12:06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大質量恆星不會安靜消失,它們的死亡是場亮度比整個星系還高的超新星奇觀,核心最後也會塌縮成黑洞或中子星。但天文學家注意到大量超新星意外缺乏氫氣的奇怪現象,表明此類超新星來源是貧氫恆星,現在,調查發現 25 個與假設完全匹配的新類型恆星。 繼續閱讀..
大質量 Be 星不單純,三合星系統可能比預想更常見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24 日 17:52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在研究銀河系一些最亮、最熱恆星後,科學家發現由快速旋轉恆星、作為食物伴星組成的聯星系統,可能有不少其實屬於三合星系統。 繼續閱讀..
NASA 釋出年輕恆星系統新照片,旁邊有個超清晰「發光問號」入鏡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15 日 15:5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當科學家放大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聯星系統 Herbig-Haro 46/47 的新照片時,意外發現旁邊有一個形似「發光問號」的未知天體,目前尚不清楚該物體身分,但距離我們應該有點遠。 繼續閱讀..
銀河系飆車速度破紀錄的失控恆星,1 小時可繞地球 694 圈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17 日 14:58 | 分類 天文 | edit |
銀河系有些恆星經歷巨大碰撞後被原系統拋出,以新的「流放星」姿態於星系內高速飆車。科學家最近就發現銀河系超速奔跑的 6 顆新恆星,其中 2 顆移動速度比以往此類天體都還快,高達每小時 8,226,967 公里。 繼續閱讀..
一顆恆星繞著看不見的物體運轉:可能不是黑洞而是玻色子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14 日 14:0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當蓋亞衛星檢視銀河系逾 10 顆恆星性質,絕大多數都符合預期,但也有些例外,比如過去我們以為 1 顆圍繞小黑洞運行的類太陽恆星,實際上可能繞著另一種更奇特的天體──完全由暗物質組成的玻色子星。 繼續閱讀..
恆星界的捉迷藏,發現 2 顆不發可見光的恆星緊密互繞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18 日 8:2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宇宙最極端的一種互動現場,或許就是 2 顆恆星明明共處緊密系統,卻因都不會發出可見光而玩起互相繞旋的捉迷藏。 繼續閱讀..
孕育行星後看上去更年輕,證實熱木星有助宿主恆星活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04 日 17:2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有行星的恆星像個寶。根據 NASA 錢卓拉 X 射線天文台研究多個系統的新結果,科學家發現熱木星能使母恆星表現得比實際年齡更年輕。 繼續閱讀..
抓出休眠的恆星黑洞,16 萬光年外與藍巨星構成聯星系統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19 日 18:4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黑洞可根據質量大小區分類別,「恆星黑洞」由大質量恆星經重力塌縮形成,因為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不大,所以特別難搜索,過去也沒有在銀河系之外「明確發現」。近日天文學家宣布首度挖出休眠中恆星黑洞 VFTS 243,質量為太陽 9 倍,與一顆質量更巨大的藍巨星構成聯星系統。 繼續閱讀..
清大團隊跨國研究:聯星系統更可能孕育外星生命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16 日 14:3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宇宙中,像太陽這種單恆星系統相對少見,而天文學家總是在類太陽的單恆星系統尋找外星生命。然而清華大學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組成的團隊最新研究發現,由 2 顆恆星組成的聯星系統才是最可能有行星孕育外星生命之處,應列為太空搜尋主要目標。 繼續閱讀..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確實不存在,實際上是聯星系統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03 日 12:1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2020 年,科學家宣布發現迄今為止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位於 1,120 光年外與另 2 顆明亮恆星組成的三體系統 HR 6819,但後續觀測指出黑洞並不存在,HR 6819 只是由 2 顆恆星組成的聯星系統。現在更高解析的觀測結果表明,HR 6819 系統確實不存在黑洞,而是正處於「恆星吸血」階段的 2 個恆星在近距離繞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