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聯星系統

抓出休眠的恆星黑洞,16 萬光年外與藍巨星構成聯星系統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19 日 18:45 |
分類 天文

黑洞可根據質量大小區分類別,「恆星黑洞」由大質量恆星經重力塌縮形成,因為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不大,所以特別難搜索,過去也沒有在銀河系之外「明確發現」。近日天文學家宣布首度挖出休眠中恆星黑洞 VFTS 243,質量為太陽 9 倍,與一顆質量更巨大的藍巨星構成聯星系統。 繼續閱讀..

清大團隊跨國研究:聯星系統更可能孕育外星生命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16 日 14:30 |
分類 天文

宇宙中,像太陽這種單恆星系統相對少見,而天文學家總是在類太陽的單恆星系統尋找外星生命。然而清華大學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組成的團隊最新研究發現,由 2 顆恆星組成的聯星系統才是最可能有行星孕育外星生命之處,應列為太空搜尋主要目標。 繼續閱讀..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確實不存在,實際上是聯星系統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03 日 12:11 |
分類 天文

2020 年,科學家宣布發現迄今為止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位於 1,120 光年外與另 2 顆明亮恆星組成的三體系統 HR 6819,但後續觀測指出黑洞並不存在,HR 6819 只是由 2 顆恆星組成的聯星系統。現在更高解析的觀測結果表明,HR 6819 系統確實不存在黑洞,而是正處於「恆星吸血」階段的 2 個恆星在近距離繞旋。 繼續閱讀..

找到全新類型超新星,聯星系統天體死亡後拉同伴下水再炸一次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4 日 15:12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黑洞吞噬恆星很理所當然,但理論學家預測過,宇宙中可能存在恆星吞掉緻密物體(如黑洞或中子星)的奇異事件。最近科學家就從甚大天線陣巡天調查的數據發現異樣,在距地球約 4.8 億光年處,一個聯星系統內的中子星(或黑洞)逐漸靠近伴星並被併吞,然而前者並未消亡,而是苟延殘喘地蠶食伴星,最終又反過來吞併伴星並引發超新星爆炸。 繼續閱讀..

出生環境太混亂,聯星系統中的行星如何逃過壓碎命運成形?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28 日 14:02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在只有一顆恆星的系統中,原行星盤中物質粒子以低速運動,因此碰撞時很容易黏在一起、從而生長成行星。但在由兩顆或更多顆恆星主宰的系統中,多恆星引力帶來的攪伴效應會導致粒子以更高速度相互碰撞,因此照理說難以相黏。那麼,某些已在聯星系統中觀察到的行星是如何在這種暴力環境下成長茁壯的呢? 繼續閱讀..

發現聯星系統內恆星被拉成淚滴型,可能引發罕見 Ia 型超新星爆炸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14 日 18:5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強大的宇宙超新星爆炸事件通常出現得讓人措手不及,鮮少可以讓天文學家提前準備觀測。不過最近,英國華威大學團隊在距離約 1,500 光年外發現一顆淚滴型恆星,仔細檢查發現該恆星正被系統內另一顆白矮星伴星拉扯,最終,它們將合而為一引發 Ia 型超新星爆炸,天文學家就像宇宙狗仔隊,對提早發現這種扭曲的恆星關係感到特別興奮。 繼續閱讀..

離地球最近的黑洞不是黑洞,而是奇特聯星系統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22 日 18:53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今年早些時候,科學家發現最接近地球的黑洞僅在 1,120 光年之外,且與另外 2 顆明亮恆星組成名為 HR 6819 的「三體系統」互相繞行,然而現在一篇新研究可能要讓這個黑洞「降級」了:實際上不存在黑洞,這只是一個軌道非常不尋常的聯星系統。 繼續閱讀..

發現迄今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三體」系統內伴星亮度肉眼可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5 月 07 日 15:2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在距離地球僅 1,000 光年處,天文學家找到了迄今為止最接近我們的黑洞;更令人驚喜的是該黑洞周遭有 2 顆非常明亮的伴星繞旋,我們不需要專業天文望遠鏡、單憑肉眼就能直接在夜空中(南半球)發現它們。 繼續閱讀..

科學家再證實廣義相對論預言,時空於白矮星周圍扭曲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18 日 14:52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廣義相對論預測,大型物體旋轉時會導致周圍時空扭曲,這種現象稱為參考系拖曳,只是非常難測量,因為拖曳偏差僅幾兆分之一。現在,科學家在一個由脈衝星與白矮星組成的遙遠聯星系統測出這種現象,由於該系統周遭時空扭曲,導致脈衝星軌道方向發生變化,再度驗證廣義相對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