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地球的兄弟姊妹行星,也就太陽系內的另外 7 顆行星,但最近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有一個成員數超龐大的恆星大家族,來自 Theia 456 星流,其中 468 顆恆星差不多同時誕生,並且以相同方向在宇宙中飛行。 繼續閱讀..
銀河系發現古老恆星大家族,近 500 顆恆星同時間誕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8 日 18:53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銀河系發現古老恆星大家族,近 500 顆恆星同時間誕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8 日 18:53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說起地球的兄弟姊妹行星,也就太陽系內的另外 7 顆行星,但最近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有一個成員數超龐大的恆星大家族,來自 Theia 456 星流,其中 468 顆恆星差不多同時誕生,並且以相同方向在宇宙中飛行。 繼續閱讀..
發現銀河系內最大氣體結構,綿延 9,000 光年坐落在太陽後方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09 日 13:53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內最大氣體結構,由一處又一處的恆星苗圃連接構成,呈現波浪狀;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巨大結構離太陽系非常近,如果從銀河系上方看,它就在我們太陽系後方運行,科學家已將之命名為拉德克利夫波。 繼續閱讀..
已走出太陽系的探測器,要花多久時間才能抵達其他系統?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02 日 15:2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1970 年代,NASA 發射了 4 艘前往外太陽系探訪的探測器,其中航海家 1 號、航海家 2 號已確認飛離太陽系,先鋒 10 號、先鋒 11 號可能也已離開,但它們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會進入其他恆星系統嗎?如果會,又要花多長時間?NASA 噴射推進實驗室 Davide Farnocchia、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 Coryn Bailer-Jones 兩名天文學家,便計算出這些探測器抵達其他恆星所需花費的時間。 繼續閱讀..
奇異超新星生前質量高達太陽 200 倍,直逼恆星質量上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21 日 18:49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天文學家觀測到一種全新超新星,不同於多數超新星終生只爆炸 1 次且光芒逐漸消失,這顆超新星爆發過 2 次,且光芒至今還未完全黯淡,研究人員分析認為這顆超新星生前質量恐達太陽 130~260 倍。 繼續閱讀..
銀河系質量有多大?天文學家終於得出精確值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3 月 08 日 14:3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利用 NASA 的哈伯太空望遠鏡與 ESA 的蓋亞衛星,天文學家終於得以精準幫銀河系秤重,確定銀河系總質量約 1.5 兆倍太陽質量。 繼續閱讀..
穿過太陽系的星流或含大量暗物質,科學家:「暗物質颶風」撲向地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11 月 19 日 18:57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edit |
去年,天文學家發現了路徑與太陽系交會的 S1 星流;現在西班牙科學家進一步分析後發現,這道星流可能以每秒 500 公里的速度吹出暗物質,直撲地球而來。 繼續閱讀..
新發現巨大衛星星系藏銀河系外,暗物質可能填充其中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11 月 14 日 18:33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天文學家直到現在才發現,銀河系外圍竟然還潛伏著一個鬼魅般的矮星系 Antlia 2,它幾乎和大麥哲倫雲(LMC)一樣大,但整體光度黯淡了 1 萬倍,以至於多次逃過天文學家的檢測。此外,該星系尺寸相當大,但星系內恆星相當少,有可能挑戰既有星系形成與暗物質模型,讓天文學家相當興奮。 繼續閱讀..
蓋亞衛星數據新發現,13 顆銀河系外恆星正高速飛奔而來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10 月 04 日 17:12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自蓋亞衛星今年 4 月釋出第二批數據後,天文學家便開始歡快地從中挖掘各種驚喜,比如最近荷蘭萊頓大學科學家發現,有多顆「超高速星」出乎意料的不是遠離銀河系,而是正在朝銀河系中心飛奔過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