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喜歡把動物包裝成萌萌的人類好朋友,最有名的就是養貓頭鷹,不只有貓頭鷹咖啡館,有些日本家庭把貓頭鷹當成寵物飼養在家裡。現在日本最新流行的寵物,竟然是水獺,但這回遭到動物保育人士批評,日本水獺飼養不易,且此舉會助長私人獵捕行為,加劇亞洲小爪水獺的滅絕。 繼續閱讀..
可愛文化根深蒂固,日本人養水獺成風潮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6 日 10:49 | 分類 國際觀察 , 生態保育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普遍存於家附近的小動物體內 |
作者 YAP KUO|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09 日 8:20 | 分類 生物科技 | edit |
後疫情時代人們不再畏懼新冠病毒,日常生活已然回歸正軌,久違的出國旅行也終能如願,但疫情雖然已獲控制,病毒其實並未消失。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Virginia Tech)最近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仍在社區附近的小動物間廣泛傳播,這增加了病毒變異並再次向人類反撲的疑慮。該發現已於近日(7 月 29 日)刊登在知名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繼續閱讀..
智慧風機自動控制葉片,鳥類死亡減少 80%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13 日 14: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 edit |
風力發電是能源轉型、再生能源要角,但高聳的風機對鳥類頗具殺傷力,人們嘗試各種辦法,用聲音、燈光、把葉片塗黑與快速停機等各種方法,避免鳥類撞擊風機死亡。SINTEF 研究人員想,與其讓鳥類適應「外來種」,不如打造智慧風機讓葉片主動避過鳥,預估降低 80% 鳥類撞擊致死。
森林大火災後復建,為無處可躲的小動物提供「避難膠囊」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03 日 1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edit |
科學家們發現,就算小動物們幸運躲過森林祝融之災,之後也會因為森林、樹叢付之一炬,無處可藏而很快地被天敵抓住,因此澳洲學者就想為這些無家可歸的野生動物,提供短暫的庇護基地。
丹麥風場研究顯示,鄰近鳥類 99.9% 成功迴避風機葉片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22 日 14:33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態保育 , 能源科技 | edit |
非善類,應敬而遠之。丹麥科學家最近在風場研究中發現,大多鳥類知道得躲開風力發電機,不會誤闖飛入葉片旋轉直徑內,該風場附近的粉腳雁(Pink-footed goose)與鶴 99.9% 出現「逃避反應」。
動物星球頻道《自然怪事求解答》8/28 起每週三晚間 8 點首播,揭開大自然動物界謎團!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22 日 17:19 | 分類 市場動態 , 科技趣聞 , 自然科學 | edit |
地球許多地方有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生物,隨著環境、氣候及生態系統的演變,形成神祕又神奇的奇異現象。 近期全球地震頻傳,有民眾發現每當地震前神祕的深海魚就會游到淺灘,似乎在警告人類災害的來臨。大自然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動物詭異行為或氣候極端現象,在在讓人類敬畏大自然的力量,動物星球頻道《自然怪事求解答》8 月 28 日起每週三晚間 8 點首播,與自然界專家深入探討百年奇特動物現象。 繼續閱讀..
太陽能與野生動物能否和平共處?選址施工前得做足功課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3 月 25 日 8:15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生態保育 | edit |
在太陽能廠落成後,先前受施工影響離開的動物們會回來嗎?美國建築公司 RP Construction Services 深入研究後發現答案是正面的,且大型太陽能電廠更可成為植物與動物的避難所,保護棲息地並維持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