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學新里程碑,二維非厄米表面效應模擬成功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15 日 14:30 | 分類 尖端科技 , 科技教育 |
Tag Archives: 量子力學
量子電池如何充電?打破因果關係帶來新革命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25 日 10:30 | 分類 尖端科技 , 能源科技 , 電池 |
「杯子落地摔碎,因此在掉落前不會裂」,這種現實的因果關係,在量子世界可能不一定通用,日本科學家現在透過「無限因果順序( indefinite causal order ,ICO)」的量子效應,為量子電池充電。
分子量子力學計算助力「波恩─歐本海默近似」,證實超快時間下失效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05 日 16:25 | 分類 自然科學 |
自「波恩─歐本海默近似」發表以來,科學家計算分子化學結構與反應性的能力大幅提升,這個模型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有效,但科學家正在測試它的極限。最近,一群科學家證明這個假設會在非常快的時間尺度被打破,揭開原子核與電子動力學之間關係,可能影響太陽能轉換、能源生產、量子資訊科學等領域的分子結構設計。 繼續閱讀..
2022 諾貝爾物理學獎鎖定量子技術基礎,美法奧 3 學者共獲殊榮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04 日 18:58 | 分類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 10 月 4 日頒發給 Alain Aspect、John F. Clauser、Anton Zeilinger 這 3 名各自以糾纏量子態進行開創性實驗的科學家,他們的研究結果為量子訊息技術的實驗工具開發奠定了基礎。 繼續閱讀..
廣義相對論再次通過大規模實驗測試,未找到弱等效原理裂縫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15 日 12:2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自一個多世紀前存在至今,正確性驚人到難以撼動。一組研究人員想測試廣義相對論中的弱等效原理,在 MICROSCOPE 衛星上測量不同物體自由落體的加速度,而實驗結果表明兩者加速度差異不超過 0.0000000000000001,或者說沒有找到偏離、違反弱等效原理的任何情況。 繼續閱讀..
德國科學家成功糾纏相距 33 公里的 2 個原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11 日 18:45 | 分類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一個數據傳輸完全不會被駭客攻擊的網路,可以在量子糾纏現象的幫助下成為現實。來自德國的一群科學家最近證明相隔 33 公里原子於光纖上糾纏,推進更安全的量子網路研究。 繼續閱讀..
與生俱來的優點,下一代太陽能技術自帶低溫與長壽優勢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05 月 12 日 15:29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太陽能板是將陽光轉換成電力的發電系統,陽光普照正是好個發電日,然而與所有機電系統一樣,過熱有阻發電效率、炎炎夏日一樣是光電模組的敵人,而最近澳洲科學家發現,單重態裂變太陽能與串疊型太陽能這兩個新型太陽能技術,自備備低工作溫度優勢、有助延長太陽能板壽命,大幅提高其商業價值。
物理學家剛完成了迄今為止最微弱的引力場測量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3 月 20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兩個 90 毫克金球之間的微小引力在最近首次測量出來,這使得本事件成為目前被成功測量的最小引力場——這一成就為探索量子領域的交互作用打開了大門。 繼續閱讀..
量子力學的理想玩具模型,黑洞可以像全息投影一樣觀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08 日 10:3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30 年前,理論物理學家提出我們的宇宙實際上像全息投影(hologram),即目前所見宇宙是真實宇宙的投影;現在,物理學家將相同理論套用在黑洞身上。一篇新論文指出,黑洞可能將產生三維圖像的所有訊息編碼在二維表面上,如此一來就能讓黑洞的神祕熱力學性質變得更容易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