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研究人員正在將電動車快充技術推向另一個極限,不僅可以在 10 分鐘內充電 80%,在 1,500 次充放電循環後,仍能維持良好的表現。
鋰離子電池新電解質更長壽,10 分鐘內充電 80%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18 日 8:3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力儲存 |
鋰離子電池新電解質更長壽,10 分鐘內充電 80%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18 日 8:3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力儲存 | edit |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研究人員正在將電動車快充技術推向另一個極限,不僅可以在 10 分鐘內充電 80%,在 1,500 次充放電循環後,仍能維持良好的表現。
用繩子開採「鋰」,速度更快還不用那麼多土地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12 日 16:07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鋰離子電池雖然是綠色未來的重要元素,但電池的重要原料「鋰」,開採過程卻會帶來環境影響,鹽水提鋰也需要大量的土地面積和時間,占地數十平方公里,通常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開始生產鋰礦,如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開發的提取技術,不僅能加速還可以縮小所需面積。
便宜鋅空氣電池獲突破,高功率密度與 950 小時超長壽命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31 日 10: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 電池 | edit |
鋅空氣電池顧名思義,由鋅負極跟空氣正極組成,與其他電池儲能系統相比材料便宜也更永續,然而空氣電極穩定性差、壽命短為一大挑戰,現在澳洲科學家重新設計鋅空氣電池,聲稱已經克服功率輸出限制。
展開第二生命,Jaguar 用 I-PACE 車電池打造大型儲能系統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30 日 8: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力儲存 | edit |
打算轉型為純電動車的英國 Jaguar 表示,正與再生能源公司 Wykes Engineering 攜手合作,未來將透過 I-PACE 電動車的二次鋰離子電池,打造大型儲能系統。
採用奈米級矽包碳,格斯科技電動車負極材料新突破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15 日 14:15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力儲存 | edit |
台灣電池芯自行研發能量又一大斬獲,格斯科技與中研院、台科大三方共同攜手研發出可有效提高能量密度的奈米級矽包碳負極材料,充分展現其技術多元開發的能力,矽包碳負極將是比傳統石墨負極更具備競爭優勢的下一代負極材料。
與南韓廠商合作密切,電池供應鏈難排除中國企業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31 日 8:00 | 分類 鋰電池 , 電動車 , 電池 | edit |
美國正努力打造在地電池、電動車供應鏈,同時降低對中國企業的依賴,不過實務面顯然相當難,彭博社報導指出,中國企業正排隊投資南韓電池產業,持續參與電池供應鏈,還能享有 IRA 法案優惠。
擺脫對中國依賴,IRA 法案加速美國回收電動車電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22 日 18:30 | 分類 鋰電池 , 電動車 , 電池 | edit |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的《降低通貨膨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內涵諸多因應氣候變遷以及乾淨能源、電動車的獎勵措施,大力推動能源轉型,其中一項條款,讓各大企業開始回收電動車電池,讓廢棄物有機會變黃金。
為什麼鋰電池的陽極不等於正極?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11 日 10:2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池 | edit |
目前市面智慧手機、電動車甚至電池儲能系統的電池技術都是鋰離子電池,這種可重複充電電池主要由電極、電解質與隔離膜組成,不過我們常聽到的正極其實不等於陽極,陰極也不等於負極,這是為什麼?
南韓三年 28 起電池儲能火災,研究:瞄準經濟獎勵忽略技術風險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05 日 16:37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力儲存 | edit |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手機、智慧手錶、3D 裝置到電動車,都裝有鋰離子電池,但仍無法保證鋰離子電池百分之百的安全性,在 2017~2019 年,南韓連續發生 28 起電池儲能系統火災,而現在南韓科學報告點出,除了技術之外,社會因素也是導致不斷發生電池火災的原因。
繼續閱讀..
改善全世界數十億人生活,鋰離子電池開發先驅約翰·古迪納夫去世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27 日 11:05 | 分類 材料 , 科技史 | edit |
鋰離子電池如今在日常設備中無所不在,而 2019 年以 97 歲高齡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鋰離子電池開發先驅約翰·古迪納夫(John Goodenough),於 6 月 25 日去世,享年 100 歲。 繼續閱讀..
鋰萃取高達 90%,油田有望轉型成低成本鋰礦場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27 日 9:41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現在加拿大公司 Volt Lithium 正在亞伯達省測試新技術,可從低濃度鹽水萃取電池關鍵金屬「鋰」,鋰萃取率高達 90%,希望能將舊有油田轉變為鋰礦基地。
再創新高,中國開發能量密度 711Wh/kg 鋰離子電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20 日 15: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力儲存 | edit |
能量密度是電池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最近中國科學家帶來能量密度高超過每公斤 700 Wh 的鋰離子電池。
拒絕童工開採的鈷礦,美研發無鈷低鎳鋰離子電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15 日 17:22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力儲存 | edit |
鋰離子電池常見的電池陰極原料鈷,往往會牽涉到非法童工開採跟人權議題,同時還也供應鏈過於集中挑戰,科學家們也致力打造無鈷的鋰離子電池,最近美國科學家就提出解方,帶來爭議較小的新一代電池。
相同材料僅微調製程,成功打造更有效的固態電池電解質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14 日 15:53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力儲存 | edit |
同樣的材料、不同的製造方式,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美國科學家微調了一下固態鋰離子電池的製造方法,便改變原有電池電解質的缺點,有望打造更安全與高效的鋰固態電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