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強效的溫室氣體,工業化以來地球暖化約三分之一是甲烷造成,現在多國政府都想減少甲烷排放,但科學家研究發現,近幾年全球甲烷排放量大增不是來自化石燃料,而是環境微生物。 繼續閱讀..
不是化石燃料,研究:近年甲烷排放大增來自微生物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4 年 11 月 05 日 10:09 | 分類 淨零減碳 , 環境科學 |
德國開發突破性生產蛋白質與維生素技術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18 日 17:55 | 分類 生物科技 , 食品科技 | edit |
乘風旅行上千公里,發現人類病原體在行星邊界層遙距傳播的路徑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11 日 17:5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灰塵能在大氣傳播數千公里,比如來自非洲的灰塵被帶到北美,而附著在灰塵上的微生物也會跟著旅行。現在來自西班牙、日本的專家團隊進一步發現,引起人類疾病的各種病原體能在行星邊界層高度藉由風傳播很遠距離、抵達全新環境,可能因此導致抗性基因跟著傳播。 繼續閱讀..
美科學家發現人體有比病毒還小的「類生命」型態 |
作者 YAP KUO|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20 日 7:50 | 分類 生物科技 | edit |
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主導研究,科學家揭示人體有比病毒還微小的 RNA 結構,命名為「方尖碑」(obelisks),這些活在腸道和口腔的迷你 RNA,不僅極微小且有獨特核酸序列,挑戰傳統學界對生命的定義。 繼續閱讀..
霍亂弧菌會打群架,形成致命「生物膜」圍毆免疫細胞 |
作者 YAP KUO|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24 日 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edit |
單打獨鬥通常敵不過團隊合作,這道理似乎連低等微生物也「懂」。最近瑞士團隊發現,個別霍亂弧菌不僅會聚集形成「生物膜」(biofilm)以防禦宿主免疫系統攻擊,還能反守為攻「毒殺」免疫細胞。研究 6 月刊登於權威生物醫學期刊《細胞》。
繼續閱讀..
搭上人類探索便車,月球南極隕石坑可能有微生物存活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14 日 12:4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在月球南極隕石坑內,從地球長途跋涉過去的微生物可能在那裡生活著。 繼續閱讀..
交給你了,美國 BacterAI 每天能進行 10,000 次微生物實驗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09 日 17: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科學背後需要收集大量的資料,才可以分析歸納整理及建立理論,對人們來說是個浩大工程,但人工智慧來說卻是小菜一碟,美國密西根大學開發出來的 BacterAI 新平台每天可以進行多達 10,000 次實驗,以機器學習方式,讓我們了解更多細菌知識。
一窺地下生物圈生態,加拿大團隊發現「嗜熱菌」旅行循環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01 日 1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如何一窺海底微生物的生態?加拿大科學團隊展開一系列的地下生物圈(deep biosphere)研究,深入了解生活在水深數千公尺處的嗜熱食油的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