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心理學

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程,可免費線上觀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05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人生若能幸福快樂,誰不想擁有?但事實上,許多人卻朝錯誤方向追尋「近在眼前」的幸福。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羅莉‧桑托斯(Laurie Santos)2018 年時開設名為「心理學與美好生活」(Psychology and the Good Life)的課程,希望增進修課學生對幸福的正確認知。 繼續閱讀..

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心理治療加在一起,有沒有搞頭?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7 月 29 日 9: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xR/AR/VR/MR , 尖端科技

估計,全球總人口有 15.5% 患有精神疾病,其中 50% 未獲得治療。每 40 秒就有一人自殺,同時也有另外 20 人企圖要自殺。隨著世界快速轉變,現代人的壓力累積超乎想像,心理健康變成全球不可忽視的課題,而新科技如人工智慧、虛擬實境,或許是一帖千金良方。 繼續閱讀..

沒動力振作怎麼辦?科學家稱給他人建議會激勵自己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2 月 01 日 13:54 | 分類 會員專區 , 職場

每當一個人努力動機不足,總是需要旁人協助或提供建議,但是很少人會接受建議後去行動。研究動機的 MIT 史隆管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心理學家和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行為科學教授表示,過去接受建議的方式根本不管用,要獲得動力的關鍵是自己提供建議,比接受他人建議更有效。 繼續閱讀..

挑戰心理學典範,演算法發現 4 大人格類型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10 月 03 日 9:00 | 分類 Big Data , 會員專區 , 網路

你是哪種人格類型是許多心理學遊戲的長青題目,但其實在學術界並沒有找到歸類的證據,原因是以前基於小樣本研究的結果通常無法複製,因此人格類型的概念在心理學仍然有爭議。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研究人員使用演算法分析超過 150 萬份問卷調查對象的龐大資料庫,發現至少存在平均、保守、自我中心和榜樣等 4 種人格類型,挑戰心理學現有範式。 繼續閱讀..

擔心的事情總在發生?先想想你對問題的定義是否已經改變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7 月 03 日 19: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科技教育

為什麼不論如何努力,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似乎永遠也不會消失?哈佛最新研究指出,這種情況其實與人們大腦在處理資訊時的「怪癖」有關──儘管情況因為某些原因出現整體改變,大腦還是會自動調整標準去看待問題,這才導致煩惱似乎永遠也不會消失。 繼續閱讀..

年輕不是全能,人生高峰集中人生下半場

作者 |發布日期 2017 年 10 月 25 日 14:46 | 分類 會員專區 , 職場

沒有人喜歡變老,總是認為年輕就是本錢,變老沒有任何好處,但許多科學研究發現,事實不是如此,人生高峰不會只出現在年輕時期,譬如體力的高峰是在年輕階段,但是隨著年紀漸長,在精神上會比較穩定,帶來更多成就與對他人的理解能力,因此年老並非一件壞事。 繼續閱讀..

不只喜怒哀樂!研究正式分類出人類有懷舊、嫉妒等共 27 種情緒

作者 |發布日期 2017 年 09 月 17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科技教育

人類內心情感之澎湃豐富,可不只是幸福、悲傷、憤怒、驚喜、恐懼或厭惡可以簡單分類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最新研究證實,人類確定有高達 27 種情緒,可細分出同情、懷舊、嫉妒、渴望等。研究團隊希望,這項研究可以幫助科學家和工程師更準確地捕捉人類心理狀態,從而改善精神疾病的治療,或推動情感科學的發展。 繼續閱讀..

爸爸比較關心女兒?美國心理學會:父親對兒女的腦部反應不同

作者 |發布日期 2017 年 05 月 29 日 12: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網路趣聞

美國心理學會於 5 月 25 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父親對待幼童階段兒女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這樣的行為差異是源自於生理因素還是受到社會風氣影響呢?以下為研究報告分享網站 ResearchGate 專訪研究主筆 Jennifer Mascaro 的內容: 繼續閱讀..

人的本性就是愛花錢?科學家挑戰人性弱點

作者 |發布日期 2016 年 10 月 19 日 13:59 | 分類 會員專區 , 財經

據聯準會的統計,近一半的美國人若遇到緊急情況,當下無法籌到 400 美元的支應金,折合台幣僅 12000 多元,更驚人的是約有一半的家庭沒有退休儲蓄,實際上近 9 成的美國底層家庭,其儲蓄率僅 1% 左右。這個數字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並運用了行為科學進行實驗研究,他們與美國扶貧行動創新組織(IPA)及紐約支票兌現公司 RiteCheck 合作,以了解客戶的儲蓄傾向,並幫助窮人省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