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宇宙大小與演化的課題時,以長景深拍攝的觀測影像總令人體驗自然界的偉大而心生謙卑。近期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布了震撼人心的深空影像,展現出令人讚嘆的宇宙面貌。 繼續閱讀..
韋伯與哈伯合成新影像,滿滿光點幾乎都是星系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7 日 22: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ALMA 捕捉到最遙遠星系的氧氣光譜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9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天文學家在 2024 年發現了一個名為 JADES-GS-z14-0 的星系,這是目前確認最遙遠的星系。它是如此遙遠,以至於它的光花了 134 億年才到達地球,這意味著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是宇宙年齡不到 3 億年(僅佔目前宇宙年齡的 2%)時的景象。而最新的研究顯示,這個星系內部的化學組成比預期的更為成熟,研究人員表示這就像在嬰兒應該出現的地方,卻發現了一個青少年。研究結果顯示,這個星系的形成速度比科學家原本預期的要快得多,這進一步證明星系的形成速度比預期的要快。 繼續閱讀..
歐幾里得任務公開首批觀測成果,一瞥巨大深空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3 日 22:49 | 分類 天文 | edit |
歐洲太空總署的歐幾里得(Euclid)任務公布第一批觀測數據,包括宇宙深空區域預覽,展示數十萬個不同形狀和大小的星系,一窺宇宙的巨大結構。這次資料以三幅拼貼涵蓋天空廣大區域,包括許多星系團、活躍星系核和瞬變現象,並以人工智慧與公民科學合作,類調查超過 38 萬個星系和 500 個重力透鏡候選者。歐幾里得再次展現強大探索力,讓我們深入研究宇宙歷史。 繼續閱讀..
韋伯新影像!NGC 2283 展現恆星誕生與死亡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03 日 22:07 | 分類 天文 | edit |
首圖壯觀影像的主角是螺旋星系 NGC 2283,由韋伯望遠鏡近紅外相機(NIRCam)和中紅外成像光譜儀(MIRI)拍攝,令人驚訝的是韋伯只花 10 分鐘,就收集到這張照片的數據。 繼續閱讀..
我們身體內的碳原子,可能曾離開銀河系再透過輸送帶返回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06 日 14:02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碳是構成生物分子的關鍵元素,而人體內每個碳原子,可能都曾有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旅程。 繼續閱讀..
宇宙早期星系的「由內而外」成長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18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edit |
LVMH investors watch for signs of warming in China天文學家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觀測到一個距大霹靂僅 7 億年的早期星系,其呈現出「由內而外」的成長模式。 繼續閱讀..
早期星系沒有想像那麼大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08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天文學家首次透過韋伯太空望遠鏡觀測早期宇宙星系時,本以為會發現小型星系,卻出乎意料看到壯碩星系。天文學家發現這些星系亮度比預期更高,如果光全來自恆星,將需要極短時間形成大量恆星,是現有宇宙形成與演化理論無法解釋。學者推測,代表解釋宇宙組成及大霹靂以來演化的標準宇宙學模型可能有問題。 繼續閱讀..
宇宙淘金熱!天文學家短短三小時發現 49 個新星系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4 年 03 月 30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天文學家對新星系「淘金熱」感到驚訝,短短三小時就發現 49 個新星系。團隊使用南非 MeerKat 無線電波望遠鏡陣列,發現富含氣體塵埃的星系,稱為「四九人」(49ers),取自美國 1849 年淘金熱達頂峰湧入加州的數千名淘金者綽號,舊金山美式足球隊「四九人」之名就是緣此。 繼續閱讀..
類星體不一定強大,距離地球最近的它表現不太出色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3 月 27 日 12:24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類星體中心有著更極端的活躍超大質量黑洞,存在感極度強烈,但天文學家發現一個距離地球約 34 億光年的明亮類星體雖然產生高能輻射與噴流,對周圍環境影響力卻未達到預期。 繼續閱讀..
若暗物質由軸子組成,軸子星將揭露暗物質存在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3 月 01 日 12:37 | 分類 天文 | edit |
從星系成長、聚集成星系團到巨大宇宙結構,都由我們看不到的暗物質及暗能量牽引控制,但暗物質至今仍蒙著未知面紗。最近科學家提出,大爆炸後若存在高度不穩定的「軸子星」,或能幫我們揭露暗物質背後秘密。 繼續閱讀..
宇宙第一批黑洞與星系誰先出現?韋伯望遠鏡新發現顛覆認知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16 日 16:57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宇宙的起源就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難解,對韋伯太空望遠鏡數據的一項新分析驚訝發現,超大質量黑洞不僅存於宇宙之初,還負責促進新恆星與星系形成,挑戰了黑洞在首批恆星與星系出現後才形成的經典見解。 繼續閱讀..
星系無法從周遭吸入星際物質時,就無法形成新恆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01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星系可說是宇宙許多恆星組成的集團。但除了恆星,星系有更多無法直接看見的氣體與星際塵埃。天文學家持續研究發現,星系除了不斷從周遭吸收星際物質,更會藉各種天體演化,將氣體拋回周遭空間。 繼續閱讀..
餵養星系的隱晦氣體輸送帶,科學家首直接探測百億光年外宇宙網的光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30 日 14:30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就像河流匯入海洋,宇宙中連接星系、由絲狀氣體流構成的宇宙網也滋養著所有,只不過這種結構非常微弱難見;直到最近,科學家第一次直接捕捉到從宇宙網發出的直射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