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電漿風暴首度被觀察到出現在北極上空,就像低層大氣的颱風/颶風會帶來狂風暴雨一樣,它在高層大氣肆虐旋轉、傾倒大量帶電粒子,打開了外太空帶電粒子快速進入地球高層大氣的通道,維持約 8 小時後才慢慢消散。 繼續閱讀..

北極上空首發現「太空颶風」,在地磁平靜時期打開快速能量傳遞通道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3 月 03 日 16:1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北極上空首發現「太空颶風」,在地磁平靜時期打開快速能量傳遞通道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3 月 03 日 16:1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驚人的電漿風暴首度被觀察到出現在北極上空,就像低層大氣的颱風/颶風會帶來狂風暴雨一樣,它在高層大氣肆虐旋轉、傾倒大量帶電粒子,打開了外太空帶電粒子快速進入地球高層大氣的通道,維持約 8 小時後才慢慢消散。 繼續閱讀..
北極再現平流層驟暖事件,科學家預測北半球高緯地區未來幾週降雪風險增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07 日 19:34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當北半球來到冬季,地球科學家無不緊迫關注極地渦旋任何變化,比如當發生平流層驟暖(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現象時,便有可能進一步為北半球帶來極度寒冷天氣甚至暴風雪。而就在本月 5 日,天氣預報模型再次觀察到平流層驟暖事件,研究主要作者 Richard Hall 提醒接下來一兩週內,北半球出現極度寒冷天氣甚至下雪的可能性將增加。 繼續閱讀..
GitHub 21TB DNA 資料放北極,能儲存逾千年 |
作者 Unwire HK|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21 日 11:30 | 分類 Big Data , 儲存設備 , 科技趣聞 | edit |
去年 Github 發表 GitHub Archive Program 和 GitHub Arctic Code Vault 兩項保存計畫,希望保存地球生物的 DNA 數據。近期 Github 把資料儲存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廢棄礦坑。 繼續閱讀..
北極迄今最大臭氧層破洞已閉合,非人為活動減少所致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28 日 18:3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本月初,科學界傳出北極出現迄今為止最大臭氧層破洞的消息,並預告該洞不尋常但會自行癒合。時間過了 3 個禮拜,現在科學家報告北極該臭氧層破洞終於重新閉合,至於這是否成為北極臭氧層反覆發作的趨勢,目前還沒有定論。 繼續閱讀..
儘管抑制碳排放,北極仍可能在 2050 年前面臨夏季無海冰景象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22 日 14:53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海冰融化已失速,一項涉及 40 種不同氣候模型的重大新研究指出,不管人類從現在開始採取什麼行動,都依然會在 2050 年前目睹北冰洋夏季完全無海冰的情況。 繼續閱讀..
不尋常現象,衛星數據顯示北極上空出現迄今最大的臭氧層破洞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08 日 14:59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前陣子,科學界剛傳出南極上空開了多年的臭氧層破洞即將癒合之喜訊,沒想到現在傳出另一個壞消息:北極上空出現迄今為止最大的臭氧層破洞。雖然和南極上空的臭氧破洞相比面積小很多,但對科學家來說已屬不尋常現象。 繼續閱讀..
北極新發現 200 萬個甲烷熱點,全球暖化威脅是二氧化碳 30 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15 日 18:0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北極是地球上暖化速度最快的地方之一,隨著溫度升高,永凍土開始融化,原本藏在冰裡的甲烷也將開始大量釋放到大氣中,但科學家過去不確定北極有多少甲烷熱點。現在,NASA 的探勘機發表了驚人研究成果,確認北極至少有 200 萬個甲烷熱點。 繼續閱讀..
地球悲歌,北極最厚海冰破裂推離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25 日 12:49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edit |
代表北極最後防線的超厚海冰終於也敵不過地球暖化,在日前宣告破裂並被推離海岸線。這區域海冰過去處於多年凍結狀態,但由於今年夏天的風比往年熱上許多,導致冰崩事件在今年異常發生兩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