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太陽能

有變數的美國 201 條款,2021 年太陽能關稅或將提高到 18%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12 日 18:18 | 分類 國際貿易 ,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針對進口太陽能產品的美國 201 關稅再添變數,對於太陽能開發商來說也都算悲報。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簽署了一份總統文告,將取消先前對部分太陽能產品的關稅豁免,同時也希望提高 201 條款的稅率,將 2021 年的關稅從 15% 提升到 18%。

繼續閱讀..

太陽能展將登場,政策利多+民間綠電需求受期待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06 日 15:15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國際智慧能源週即將於 10 月 14 日起跑,其中太陽能光電展為重點之一,目前台灣太陽能廠多以下游模組、EPC 電廠建置以及系統為主,市場也多以內需市場為主,今年太陽能展仍是聚焦國內的內需市場,尤其是政策利多的推動以及民間綠電的需求,再加上個別廠商推出的新產品,可望進一步推動模組產品往更高階、更高效率發展。 繼續閱讀..

友達與陽光伏特家共創全民電廠平台,讓買賣綠電更便利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06 日 14:02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科技生活

友達今日宣布將與陽光伏特家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共同打造全民電廠平台。這項合作結合雙方所長與理念,陽光伏特家聚焦在用戶服務、數據分析與管理,友達光電則發揮電廠建置的專業能力,提供全民電廠可靠穩健的供給來源,不僅讓民眾可參與再生能源發電而得到售電收益,亦可讓民眾選擇購買再生能源電力,讓全民買賣綠電有更便利的選擇。

繼續閱讀..

用紙做的有機太陽能基材,印度研發室內即可發電的可撓式模組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05 日 18:35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太陽能板的發電原理為將日照輻射轉換成電力,那麼也可以用室內燈光來發電嗎?最近印度科學家就透過研發出紙質基版的有機太陽能模組,兼具成本與環境優勢,1000 LUX 下功率密度達每平方公分 12µW(微瓦特),未來有望為小型電子設備供電。

繼續閱讀..

薄膜太陽能也出現串疊型設計,理論效率達 34.45%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05 日 17:06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薄膜太陽能其實發展已久,具備輕薄優勢、轉換效率也高,照理來說應該可以在全球普遍應用,然而它成本高、較便宜的配比效率低,已成為薄膜太陽能的困境,對此,美國科學家研發出成本可以接受、效率又達 34.45% 的「雙層」薄膜太陽能。

繼續閱讀..

瞄準大面積地面型太陽能,力暘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多贏局面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05 日 9:00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土親人也要親、事情才會親」,力暘能源副總經理袁淑湄笑說。若要實現 2025 年 20GW 太陽能願景,台灣勢必要大力發展大型地面型太陽能電廠,而面對與屋頂型太陽能截然不同的開發情境與流程,力暘能源不僅具備專業的專案整合能力,也足夠深根並了解在地民情,方能提供最到位的服務。

繼續閱讀..

煤炭大國南非也有綠能目標,能源轉型伴隨的失業有何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28 日 10:45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身為全球十大煤碳生產國之一,南非的發電結構主要由燃煤發電組成,2018 年燃煤發電占比高達 88%,不過煤碳大國也正在進行能源轉型,期盼在 2030 年將綠能占比提高到 40%,藉此降低減排,不過這也代表有不少勞工會丟了飯碗,政府也要開始擬定相關「就業轉型」。

繼續閱讀..

貝萊德要綠化投資,有說到做到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21 日 8:45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全球對抗全球氣候變遷意識使許多投資機構宣示進行減碳投資,貝萊德(BlackRock)原本是全球投資煤業規模最大的投資機構,2020 年 2 月也加入全球 117 個宣示投資組合排除煤業的大型投資機構行列,宣示投資組合調整,排除 25% 以上營收來自熱能煤的公司。在宣示後,貝萊德有說到做到嗎?

繼續閱讀..

有人有錢有需求,台灣太陽能陷「無用武之地」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8 日 12:45 | 分類 人力資源 , 太陽能 , 科技政策

台灣太陽能製造廠商在經過幾年的轉型後,幾乎都已轉為發展太陽能電廠事業為主,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內需的太陽能市場已為主要動能,而產業在過去幾年的累積下,人才、技術都不是問題,且電廠的報酬率穩,也不乏國內外大型基金願意進駐,以及用電大戶也有提升使用綠電比例的壓力,在人力、金錢以及需求都不成問題下,可種綠電的土地來源已成為最棘手的問題,本來台廠認為,台灣的種電市場可望成為未來太陽能國家隊赴海外搶市的先兵,但若連台灣在可開發電廠的土地已愈來愈難得,恐將限制了本土市場的成長動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