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自然科學

有毒藻類無所遁形,芬蘭 AI 衛星展開太空監測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7 日 13: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低軌衛星 , 環境科學

赫爾辛基科技新創公司 Kuva Space 與芬蘭環境研究所(Syke)展開創新合作,透過高光譜衛星技術與人工智慧分析,改變芬蘭水域監測模式。這項試點計畫利用Kuva Space的高光譜感測器,從太空中精確追蹤有毒藻類的擴散,解決傳統監測方法的痛點。 繼續閱讀..

德州新創公司想用嬰兒便便啟動真菌分解尿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6 日 12: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隨著環保意識高漲,歐美國家對於塑膠垃圾越來越不能容忍,而其中一項麻煩的塑膠垃圾,就是紙尿布,紙尿布雖然稱是「紙」,其實其材質有防水塑膠材料、彈性收縮塑膠材料,高分子吸收體其實也是吸水性聚合物材料,這些混合了糞尿之後當然不可能回收,大量堆在掩埋場中。 繼續閱讀..

「這麼熱,可以不用去公司嗎?」迎戰酷暑,日本政府修法、企業推 WFH「在宅勤務」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5 日 12: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環境科學 , 職場

氣候變遷加劇,日本各地在 6 月就提前進入酷暑狀態,氣象廳與環境省接連對和歌山縣、香川縣與千葉縣等地發布「熱中症警戒アラート」(中暑警報)。東京更預測將迎接 35°C 以上「猛暑日」,讓中暑對策成為企業與勞工皆無法忽視的議題。 繼續閱讀..

地球自轉速度加快,今夏預測有 3 天時間短於平均值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4 日 12:5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地球自轉加速趨勢自 2020 年以來越來越明顯,一天可能縮短人類無感的毫秒時長。與歷史平均值相比,倫敦大學天體物理學家 Graham Jones 預測地球自轉速度因月球與赤道距離的變化,可能在今年 7 月 9 日、7 月 22 日、8 月 5 日這 3 天明顯加快,使白天時間分別減少 1.30、1.38 、1.51 毫秒。 繼續閱讀..

鹿兒島外海地震頻傳,專家:與 7/5 預言毫無關聯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4 日 9:20 | 分類 網路 , 自然科學

日本南部鹿兒島外海吐噶喇群島最近地震頻傳,隨著時間逼近漫畫「預言」日本發生大災難的日期,社群媒體流傳這可能是南海海槽大地震,或是其他地方發生地震的前兆。對此,專家表示,兩者在科學上毫無關聯,7 月 5 日發生地震也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謠言。 繼續閱讀..

土衛二海洋呈鹼性,可能比預期更適合生命生存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3 日 16:1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想在太陽系其他天體尋找潛在地外生命,不能放過擁有地下液態水海洋的土衛二。最近,研究人員根據卡西尼號收集土衛二南極地區羽流排放的磷酸鹽含量數據,以電腦模型估算地下海洋 pH 值,發現土衛二海洋呈鹼性,pH 值落在 10.1~11.6 之間,可能代表海底岩石與水產生反應,有助為生命創造合適生存條件。 繼續閱讀..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螞蟻,造就族群強大適應力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3 日 7:40 | 分類 生物科技 , 自然科學

螞蟻雖小,卻幾乎無所不在。無論是露營的草地或是客廳的地板,只要有餅乾、甜點碎屑掉落,不消幾分鐘,地面便會出現一條井然有序的螞蟻運輸線,迅速搬運這些珍貴的食物。最近丹麥、德國及中國合作研究揭示,螞蟻如此強大適應力源自驚人的社會結構與「超個體」(superorganism)演化。論文 16 日發表於《Cell》期刊。 繼續閱讀..

南格陵蘭冷點原因找到,研究:北大西洋環流已減弱一百年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1 日 13:12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若海洋的環流減弱,等於調節氣候的馬達失靈,電影已經以畫面告訴我們情況會是怎樣。數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激烈爭論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 (AMOC) 是否正在減緩。加州大學科學家對格陵蘭島南部一片存在數百年的冷水帶進行研究,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就是確實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