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人工智慧

格羅方德協助 IMEC 生產新款 AI 晶片,將深度運算拓展至 IoT 裝置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17 日 11: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晶圓 , 晶片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與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攜手,日前公開展示了全新 AI 晶片硬體。IMEC 的類比記憶體式運算(AiMC)架構在格羅方德 22FDX 製程的基礎的前提下,這款全新晶片經過最佳化,並於類比環境中的記憶體式運算硬體進行深度神經網路運算。在達到高達 2,900TOPS/W 的創紀錄高能源效率後,加速器被視為低功率裝置進行邊緣運算推論的關鍵推手。這項新技術在隱私保護、安全性以及延遲性等各種優勢,將為智慧喇叭、自駕車諸多邊緣設備的 AI 應用程式帶來衝擊性的影響。

繼續閱讀..

威盛經營車載系統市場有成,發表公車用與工業車輛用安全解決方案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15 日 17: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交通運輸 , 晶片

IC 設計及嵌入式解決方案廠商威盛電子 (VIA) 發展車載系統有成,於 15 日宣布與台北客運合作,於橘 5 路線公車上安裝威盛車載雙影像前車 A 柱盲點輔助系統解決方案,協助解決大眾交通工具在行駛的安全之外,同時也宣布推出針對堆高機安全輔助系統解決方案,以專門提供給工業車輛製造商、工廠、物流業、倉儲管理者使用的堆高機車載安全監控系統,用以提升在工業車輛運作上的安全。

繼續閱讀..

聯發科捐助新竹市府 16 座 AI 防護門,鼓勵民眾疫後支持藝文展演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13 日 16: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手機 , 晶片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旗下的教育基金會,因為支持文化藝術產業疫後振興,所以為鼓勵民眾在新冠肺炎疫情紓解後,以行動支持藝文展演,董事長蔡明介於 13 日假竹塹國樂節 10 周年記者會宣布,捐贈新竹市政府 16 台 AI 防護門,佈建於新竹市演藝廳、美術館、博物館等藝文場域計 12 處,透過智慧科技協助,讓民眾安心參與,加速在地藝文產業復甦。

繼續閱讀..

就在 8/28!馬斯克將公布腦機介面公司 Neuralink 最新進度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10 日 14:09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馬斯克(Elon Musk)本週在 Twitter 上表示,Neuralink 公司將在 8 月 28 日提供其最新進展的更新訊息。馬斯克在 2016 年成立專門開發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的 Neuralink 公司,其確切目的在於協助人類能跟上先進 AI 人工智慧的腳步。Neuralink 最近一次重大更新大約在一年前發布,當時該公司透露,將使用外科手術機器人將蜘蛛絲般細的連接線植入到人的大腦中,以便能與外部 CPU 處理器相連接,其最終希望實現兩者之間的無線連接,以達到最大的自由度和彈性。  繼續閱讀..

針對 AI 加速器應用優化,格芯 12LP+ FinFET 解決方案準備投產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06 日 13: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晶圓 , 晶片

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日前宣布,旗下最先進的 FinFET 解決方案「12LP+」已通過技術驗證,目前準備投入生產。主要針對 AI 訓練以及推論應用進行優化的「12LP+」解決方案,建立於驗證過的平台上,具有強大的製造生態系統,可為晶片設計師帶來高效能的開發體驗及快速的上市時間。

繼續閱讀..

三星推出可遠端調校 5G 基地台的無人機 AI 系統,維修作業從數小時縮短成 15 分鐘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24 日 8: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Samsung , 尖端科技

顧名思義,蜂巢式基地台(Cellular Tower)會搭建在遠高於地面的地方,以協助無線訊號能到達盡可能遠的地方,這些基地台通常需要專業攀爬的維修人員來進行網路安裝和調校的工作。週一三星(Samsung)推出一款專門用來進行基地台天線調整的無人機(Drone-based)AI 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從今以後,傳統危險的基地台攀爬之舉將被安全方便的智慧型手機控制飛行與驗證程序所取代,而且時間上也從過去長達數小時的時間縮短到只需 15 分鐘。  繼續閱讀..

歹徒末日!研究人員能將簡單的素描轉換成逼真的人像照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19 日 8: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會員專區

研究人員找到能將簡單線條畫轉換成逼真大頭照的方法。北京中國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中科院)研究團隊開發的 DeepFaceDrawing,利用 AI 人工智慧「幫助未經訓練的使用者將粗糙甚至不完整的手繪素描轉換成高品質人像照」。  繼續閱讀..

外資推 5G、資料中心、3D 應用、人工智慧標的於疫情後可攻可守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18 日 11:2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Big Data , 手機

針對武漢肺炎疫情對科技業所帶來的衝擊,外資大華證券在最新研究報告中表示,疫情對新科技的發展的確呈現延遲的狀態,卻不是完全的摧毀。整體來說,依舊看好 5G、資料中心、3D 應用以及人工智慧等長期投資基礎建設領域的相關發展。

繼續閱讀..

中國實施「十四五」、「新基建」,將加速產業合作與市場拓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15 日 14:2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中國觀察 , 會員專區

中國兩會對「十四五」、「新基建」之雛型,大致上已有明確的規畫與財政預算編列,其中基礎建設包含資訊、融合與創新三大方面,以及新基建七大領域,包含 5G、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網路、特高壓、新能源汽車與軌道交通。這三大方面與七大領域皆是環環相扣,例如融合基礎建設中的智慧交通與軌道交通正採取三網融合的專案,進行城際鐵路、城市鐵路的建設。

繼續閱讀..

極力擺脫假新聞與歧視言論陰霾,OpenAI 推出商業化文字產生器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14 日 0: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數位內容 , 會員專區

去年春天,AI 人工智慧研究機構 OpenAI 宣布已開發出一款非常擅長自動生成文章的軟體,但因也能生成假新聞,以致太危險而沒有正式發布。如今 OpenAI 挾著更強大的文字產生器(Text Generator)和新產品重返市場。11 日,OpenAI 推出雲端服務,許多公司已在使用這項服務改善搜尋或回答數學問題。這是對 AI 程式開發新方法,以及 OpenAI 非比尋常商業模式的一大試驗。  繼續閱讀..

影像醫學結合人工智慧,提升癌症治療品質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14 日 0: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如果有一天,癌症檢查只要拍攝一張醫學影像,醫師就能夠依此判斷腫瘤類型、基因突變種類以及該採用哪種治療效果,病患將得以免除抽血、活體組織切片(biopsy)等必須穿刺身體組織且造成不適的醫療程序。這是目前全球醫療科技產業積極研究的「影像組學」(Radiomics)發展方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