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疫情催化下,更加速了細胞治療的發展進程,在幹細胞領域深耕 20 年的訊聯,結合同集團創源生技的基因檢測,能從中找到生機?
20 年前蔡董做幹細胞,意外催生這 App 成防疫新商機 |
作者 今周刊|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6 日 10:00 | 分類 app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科學家用「重編寫」逆轉生命之鐘,恢復小鼠喪失的視覺 |
作者 雷鋒網|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07 日 8:45 | 分類 生物科技 | edit |
1951 年 12 月 6 日,英國著名動物學家、196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彼得‧梅達沃(Peter Brian Medawar) 在倫敦大學學院發表了題為《一個未解決的生物學問題》(An Unsolved Problem of Biology)的就職演講。次年,與這次演講題目同名的書籍出版,被後世認為是現代關於衰老問題研究的開創性著作。 繼續閱讀..
打造超完美稻米,餵飽全世界!余淑美與國際 C4 水稻計畫 |
作者 研之有物|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29 日 12:00 | 分類 農業科技 | edit |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余淑美院士,從小對農村和農作物就有濃厚的感情。踏上研究之路後,她以水稻為一生懸命的研究主題。處處用心、事事認真的余淑美在水稻的基因研究成就斐然,獲邀參與蓋茲基金會資助的「國際 C4 水稻計畫」長達十年之久,致力於打造抗逆境、高產量的超完美水稻品種,解決越來越急迫的全球糧荒,也讓台灣的水稻基因研究在國際占有一席之地。
不會胖是天生的!瘦子的基因祕密已揭開 |
作者 雷鋒網|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06 日 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edit |
大家可能有時會疑惑,為什麼吃的每一口都算盡卡路里還長肉,而朋友狂吃炸雞、蛋糕、火鍋,卻一點也沒胖! 繼續閱讀..
香蕉也有身分證!找到抗黃葉病品種的 DNA 特徵,保護台蕉專利權 |
作者 研之有物|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02 日 8:45 | 分類 農業科技 | edit |
「以前只會吃香蕉,不會特別關心香蕉」,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陳荷明副研究員,過去研究主題無關香蕉,也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研究香蕉,但有鑑於香蕉黃葉病影響甚鉅,加入了研究的行列。她帶領團隊運用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找到鑑定台灣抗黃葉病香蕉品種的分子標誌,保障台灣香蕉的品種專利權。
化敵為友,科學家利用伊波拉病毒對付腦瘤 |
作者 Yun-Chu W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28 日 11: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很殘酷的,不僅難治癒,還往往是致命的腦腫瘤。不過現在,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科學家招募了最不可能成為盟友的伊波拉病毒來治療這種癌症。 繼續閱讀..
中研院發現肺腺癌的致命基因,宛如犯罪者聯盟 |
作者 中央廣播電台|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21 日 8:00 | 分類 醫療科技 | edit |
肺腺癌患者逐年增加,中央研究院 20 日指出,肺腺癌組織的非編碼核糖核酸「PTTG3P」表現愈高,會讓癌細胞加速成長,且此細胞就像黑幫老大,會唆使其他小弟一同犯罪,猶如犯罪者聯盟;未來若能抑制此細胞,對治療將很有幫助。 繼續閱讀..
大豆油食多有害?新小鼠研究發現會損害基因表達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21 日 15:56 | 分類 醫療科技 , 食品科技 | edit |
大豆油是生活中常見食用油脂之一,然而最近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團隊發現,常食用大豆油不僅會導致肥胖、糖尿病,還可能影響自閉症、阿茲海默症、焦慮症、抑鬱症等神經系統疾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