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重度依賴警訊,孤獨感可能隨使用程度增加 |
作者 Cindy An|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5 日 9: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網路 |
Tag Archives: 孤獨
美國人不幸福,原因與獨自用餐有關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0 日 12:21 | 分類 生物科技 , 科技生活 |
現代人的世界綁死手機,社交生活、娛樂、工作都要鑽入螢幕,連吃飯對象也是手機。蓋洛普年度報告稱,美國幸福感排名跌至歷史最低,分析造成美國人心理健康不佳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獨自用餐。報告認為,獨自用餐與否,甚至比失業和收入更能預測一個人幸不幸福。 繼續閱讀..
如何找到幸福感?研究:藝術與手工真的有用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01 日 13:16 | 分類 生物科技 , 科技生活 |
許多人認為藝術無用,不能當飯吃,但藝術是很好的生活調劑,現在有科學證據。認知心理學家認為藝術能對生命貢獻很大,藝術創作與手工不只降低壓力荷爾蒙,還能增加幸福感。 繼續閱讀..
孤獨比肥胖更危險!權威專家認為 AI 能成為孤獨者的良伴 |
作者 Evan|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07 日 8: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機器人 |
根據 2023 年的一份報告,孤獨或社交隔離(social disconnection)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比肥胖更大,其可能引發早逝、心血管疾病及老年癡呆等風險。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認知機器人學(cognitive robotics)教授 Tony Prescott 在他的新書《AI 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指出,AI 能為孤獨的人提供陪伴。 繼續閱讀..
對抗孤獨感,紐約州幫老人搭配「機器人伴侶」 |
作者 愛范兒|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19 日 0:00 | 分類 機器人 , 科技生活 |
人類為社會性動物,日復一日難免感覺孤獨。哈佛大學 2020 年 10 月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美國人有嚴重的孤獨感。 繼續閱讀..

在家工作好處多?醫生說身體愈坐愈虛弱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29 日 15:46 | 分類 會員專區 , 職場 |
在家工作不需要長時間通勤,煩惱辦公室政治,但在家工作似乎會讓人生病。新加坡一則新聞採訪診所醫院發現,自從新加坡許多企業 4 月開始實施在家上班以來,上門求診的人增加 20%,醫生認為可能是長時間在家工作導致。 繼續閱讀..
孤獨如何要人命,專家找答案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18 年 01 月 31 日 16:00 | 分類 醫療科技 |
人們說,孤獨猶如現代人「隱形流行病」。但孤獨到底有多「毒」?專家設法探究孤獨如何影響人體健康,答案頗堪玩味。 繼續閱讀..

不喜社交並非全壞事,「有意識的孤獨」創造力更高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27 日 17:02 | 分類 會員專區 , 網路 , 網路趣聞 |
有些人不怎麼喜歡和人群交際,或是更享受一個人的孤獨,但也容易因此被貼上負面心理標籤。不過,一項來自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最新研究或許可以幫某部分人平反「污名」:如果你的獨處心態是健康的(不害怕和人群互動,只是更喜歡一個人),那麼這樣的孤獨將會為你帶來更高的創造力。 繼續閱讀..

NASA 釋出最新「沉默之聲」,高度詮釋人類孤獨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15 日 12:06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在太空,你唯一聽得到的只有自己內心的聲音。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期釋出最新衛星圖像影片,選取 Disturbed(騷動樂團)翻唱的經典歌曲《The Sounds of Silence》為背景音樂,當圖像與音樂兩者相輔相成時,靈魂彷若被抽離,你從深空俯瞰地球的日出、日落、燈光、極光,耳邊再也沒有汽車聲、鳥鳴聲或人類尖叫爭吵哭泣聲,你只有沉默之聲。 繼續閱讀..

孤寂火星之旅的祕密武器,專家:電視媒體可幫排解太空人空虛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09 月 28 日 11:3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未來準備踏上火星之旅的太空人,地球在他們眼中將成為星辰中渺小的藍綠色圓點。遠離家鄉、探索未知、生死未卜的巨大孤離感應該如何排解?有專家建議,還是把電視媒體帶上太空船吧! 繼續閱讀..

孤獨不是病,但身心傷害如同一天抽 15 根菸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17 年 08 月 18 日 13:26 | 分類 會員專區 , 職場 |
孤獨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的課題,它在人生不同階段,從求學、離家、成家、生兒育女、空巢期等等會時不時的出現,且感受只會愈來愈強烈。或許擔子沉重的中年人可以享受片刻孤獨,但研究指出,到了老年,孤獨是最可怕的殺手,對身體健康的損害如同一天抽 15 根菸。 繼續閱讀..

滑手機成反射性動作,專家:孤獨才能找回自我意識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16 年 07 月 05 日 16:53 | 分類 會員專區 , 網路 |
獨處有很多好處,可以解放思想與行動,刺激創意,提供想像力揮灑的空間,孤獨還能讓我們提供觀點與他人聯結,強化親密度與激發同情心。孤獨的影響是一體兩面,如同食物一樣,只要運用得當,都可以從中得到好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