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機器學習

美國工程師因在前公司網路設置「自爆裝置」遭判刑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0 日 7:41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 資訊安全

網路風險不僅有外來駭客,公司員工也不容忽視。美國德州軟體工程師因對僱主「蓄意破壞」網路,遭聯邦陪審團判刑最高十年刑期。此事件顯示前員工報復性破壞對企業的嚴重安全威脅,以及給予權限不當可能的災難性後果,再次成為科技界話題。 繼續閱讀..

AI 也會「焦慮」?ChatGPT 的「情緒」反應與潛在影響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18 日 8: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生物科技

壓力對人類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已廣為人知,近期瑞士科學家研究顯示,AI 聊天機器人也可能受情緒影響,甚至出現類似焦慮的反應。論文刊登於《數位醫學》(Digital Medicine)期刊。結果不僅顛覆人們對 AI 的認知,還引發重要議題:如果 AI 會受情緒影響,人類應如何調整系統,確保它們穩定運作? 繼續閱讀..

台灣發展 AI 模型,專家:導入特定領域因應在地需求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2 日 10: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各國競相發展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台灣「可信任人工智慧對話引擎」(TAIDE)計畫總召集人李育杰 11 日表示,台灣資源有限,公開服務很燒錢,不容易靠政府推動導入大眾系統,但可以考慮把 TAIDE 導入華語文教學、法律等特定領域,因應在地需求。 繼續閱讀..

Unit 42 實證:用 AI 可「量產」上萬種難偵測的變種惡意軟體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30 日 8: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網路 , 資訊安全

快速發展的 AI 技術,宛如網路安全的雙面刃,安全廠商可以使用 AI 提升防護能力,威脅行動者也可以藉助 A I發動更具破壞性的攻擊。根據 Palo Alto Networks 旗下 Unit 42 威脅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利用大型語言模型(LLM)不但能生成新的惡意 JavaScript 程式碼變種,還可以大規模「量產」,甚至可以更有效地規避安全偵測。 繼續閱讀..

2025 年 AI 突破性新進展!有望破解動物溝通模式與結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25 日 7: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今年 5 月底的科勒-杜立德獎(Coller-Dolittle Prize),為破譯動物聲音密碼的突破性研究提供高達 1,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3.27 億元)的獎金獎勵,反映出科學界越來越樂觀地預估,2025 年 AI 與機器學習將會出現重大進展,長久以來動物發聲真正含義的謎團有可能被解開。 繼續閱讀..

機器翻譯問題幾乎解決,科學家認為人力翻譯走向尾聲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17 日 16:04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科技生活 , 科技趣聞

電腦科學家 Vasco Pedro 認為,儘管人工智慧(AI)已經崛起,但機器要像專業翻譯員一樣翻譯語言,始終需要人的參與。但他看到翻譯平台新創公司 Unbabel 舉辦比賽,針對公司最新 AI 模型與人工翻譯員進行比較,他發現人類在翻譯瀕臨結束,目前全球翻譯產業中,人工約占 95%,但未來三年內人類參與度可能降至零。 繼續閱讀..

AI 成今年諾貝爾物理、化學獎核心,不是所有科學家都樂見其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11 日 13:09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科技教育 , 科技生活

人工智慧是否、如何改變世界存在各種爭論,而本週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的得獎名單,強調該技術已在幕後改變科學本身,協助解決棘手問題並分析大量科學數據,但不是所有研究人員都對這項結果感到開心。 繼續閱讀..

為機器學習奠定基礎,2024 諾貝爾物理學獎雙得主出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08 日 18:49 | 分類 尖端科技 , 科技教育

與 AI 息息相關的機器學習法在過去 15~20 年呈爆炸性成長,電腦本身無法思考,但透過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機器可以模仿記憶與學習,今年兩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John Hopfield、Geoffrey Hinton,便是奠定強大機器學習基礎的重要推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