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為電網級儲能大國,除了有著世界最大規模的鋰電池儲能廠,未來還想要建造 250MW 的氫能電解槽,為 200MW 的氫能發電廠提供燃料。
為了 200MW 規模氫能發電,南澳盼打造世界最大電解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07 日 8: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為了 200MW 規模氫能發電,南澳盼打造世界最大電解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07 日 8: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澳洲為電網級儲能大國,除了有著世界最大規模的鋰電池儲能廠,未來還想要建造 250MW 的氫能電解槽,為 200MW 的氫能發電廠提供燃料。
只要加一點酸性層,商用電解槽就能以近 100% 效率海水製綠氫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03 日 15: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再生能源製氫除了技術待突破、須提高效率外,其實還有一大難題,便是大量的淡水需求,一公斤的氫就需要九公升的純水,對於水資源本就匱乏的區域來說,綠氫備受挑戰,但現在澳洲、中國與美國團隊攜手,只要用一般的電解槽跟酸性層,即可以近 100% 效率分解海水製氫。
日本努力打造氫能社會,但被認為「完全失敗」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02 日 10:09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日本在 2017 年 12 月率先提出全球第一個《氫能基本戰略》,並持續提出相關路徑圖和行動方案,致力建立碳中和「氫社會」,不過日本可再生能源研究所(Renewable Energy Institute)認為,日本的氫能 10 年計畫,70% 花在錯誤的想法上。
能產氫氣又可回收鋰,中國開發快速海水電解槽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29 日 10:34 | 分類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一舉兩得,中國開發的海水電解槽,不僅能像商用淡水電解槽一樣,高效、且好幾個月內持續分解海水製氫,有望成為將來氫燃料解方之一,除此之外還可以回收鋰。
乾燥大陸澳洲要成為綠氫大國,首先要解決水源挑戰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26 日 16:07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edit |
澳洲幅員廣大,有大量的空間可以發展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自然也是有潛力的綠氫基地,可以用透過電解水製氫,發展大量的再生能源氫能,不過綠氫發展一大重點是「水」,這對於乾燥國家澳洲來說,頗具挑戰。
連接葡萄牙、西班牙與法國,歐洲將建置超大型氫氣管線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13 日 18:15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歐洲即將啟動第一條大型氫氣管線計畫 H2MED,串聯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國,耗資約 28 億歐元,其中半數資金將由歐盟提供。
提取空氣中水分轉成氫,太陽能氫面板盼 2026 年商業化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10 日 14:35 | 分類 能源科技 , 面板 | edit |
乍看之下是普通的太陽能板,但它其實是可以製造氫氣的神奇板子。比利時團隊研發的氫氣面板,每天可以產出 250 公升氫氣,效率為 15%,而且預計可以在 2026 年商業化。
邁向節能減碳的挑戰,發展綠氫有那麼簡單嗎?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11 日 14:22 | 分類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 edit |
2021 年全球氫需求高達 9,400 萬噸,約占全球最終能源消耗的 2.5%,然而目前只有 0.5% 氫能來源是較為環保的綠氫,如果未來想要在氫能方面實現碳中和,現在就得開始努力。
借力食油微生物,廢棄油井產氫每公斤低於 1 美元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05 日 15:10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如何以每公斤一美元低價提供氫氣?美國新創 Cemvita 的想法是將以油為食物的微生物投入廢棄油井,讓他們飽餐一頓並排放出乾淨氫氣,而在跨越實驗室與實際現場測試後,這或許是可行的。
歐盟主委預計投資 30 億歐元成立歐洲氫銀行 |
作者 拓墣產研|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28 日 7:15 | 分類 國際金融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edit |
歐盟主委烏爾蘇拉‧格特魯德‧馮德萊恩(Ursula Gertrud von der Leyen)於 2022 年 9 月宣布成立歐洲氫銀行(European Hydrogen Bank),預計投資 30 億歐元(約 29.9 億美元)發展氫能,盼每年至少生產 1,000 萬噸的氫,將氫能市場規模化。鑒於氣候問題嚴峻、戰事衝突、地緣政治、國際油價不穩等因素,為確保歐盟地區的能源來源穩定,讓能源產業成功脫碳,必須加速對能源結構的轉型,擴大可再生能源的效能與投資,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050 淨零之路漫長,澳洲面臨氫能人才斷層挑戰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23 日 10:34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澳洲相當重視氫能發展,2009 年就投入研究、2019 年發布氫能戰略,無論是歐洲還是亞洲,有許多國家打算從澳洲引進氫氣,但最近澳洲研究團隊點出,澳洲正面臨氫能人才缺乏和斷層的難題。
不需燃燒就可將氫氣轉成熱能,有望改造現有燃煤發電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20 日 10: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澳洲新創 Star Scientific 所研發的專利技術,聲稱可以用催化劑將氫氣和氧氣轉化為能量,順利驅動發電站渦輪機,有機會改變現在燃煤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