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團南下氣溫驟降,氣象預報還表明跨年週可能會更冷,在如此寒冷的天氣下多數人應該選擇待在室內,最好再來上一杯熱飲讓自己溫暖舒服。但實際上,在某些狀況下對人體進行適度的「低溫刺激」,反而能為健康帶來一些益處。

寒流來襲先別怕,可能對健康有一些好處 |
作者 YAP KUO|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27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比別人還要更容易身體痛,你可能有尼安德特人基因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25 日 9:2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有些人頭好身體壯,但有些人時常報告他們這裡痛、那裡痛,為什麼後者感覺小毛病特別多?問題可能出在基因。科學家在英國生物樣本庫的數據中發現,遺傳尼安德特人 Na V 1.7 鈉離子通道基因變異的人,對疼痛的敏感度比其他人還要高。 繼續閱讀..
發現一種未知基因突變,使人被刀割、火燒也感覺不到疼痛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01 日 19:27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真實世界出現活生生的「變種人」?科學家因緣際會下發現今年 71 歲的蘇格蘭老婆婆 Jo Cameron 神奇一生,她經歷過割傷、燒傷、骨折、關節炎手術等會帶來極端疼痛的事件,但每一項她都感覺不到痛,甚至不打麻醉生小孩時,她本人都只比喻為「癢癢的」。經過全面基因定序分析後,科學家發現這名老婆婆具有特殊的基因突變,以至於對疼痛無感。 繼續閱讀..
為何受傷傷口會持續疼痛?科學家找到相關機制 |
作者 Yun-Chu W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3 月 03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一名女童不小心手指碰到熱爐,馬上迅速縮回手指,但為時已晚,手指出現燒傷痕跡且十分疼痛。為了緩解疼痛,她將手指放進嘴裡。縮回手指避免受傷和試圖紓緩疼痛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演化路徑,但時至今日,分子起源和訊號傳導途徑依然困擾著科學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