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用過即丟,對人類而言很方便,對環境卻是浩劫,然而塑膠只要回收得當,價值絕對不僅限於一次性。科學家最近開發出新的催化方法,可以將塑膠轉化為潤滑油、機油、清潔劑甚至化妝品,既減少環境汙染又循環利用。 繼續閱讀..
減少塑膠對環境危害,新催化方法將塑膠轉化為潤滑油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26 日 9:54 | 分類 尖端科技 , 材料 , 能源科技 |
減少塑膠對環境危害,新催化方法將塑膠轉化為潤滑油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26 日 9:54 |
|
塑膠用過即丟,對人類而言很方便,對環境卻是浩劫,然而塑膠只要回收得當,價值絕對不僅限於一次性。科學家最近開發出新的催化方法,可以將塑膠轉化為潤滑油、機油、清潔劑甚至化妝品,既減少環境汙染又循環利用。 繼續閱讀..
「人造葉」設備啟蒙自光合作用,可生產乾淨燃料「合成氣」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22 日 13:59 |
|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燃料領域一種新設備,可以利用陽光將水、二氧化碳轉化成用來發電的燃料「合成氣」,因轉化過程有如植物光合作用,而被暱稱為「人造葉」。 繼續閱讀..
鈣鈦礦將紅外光轉換成可見光,或可再度提高太陽能轉換效率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7 月 05 日 8:00 |
|
目前市面上的太陽能大多都無法吸收波長較長的紅外光,轉換效率仍有許多進步空間,對此,美國科學家已尋覓出全新鈣鈦礦材料,未來的太陽能電池或許能好好把握占 47% 光譜的紅外光,進一步提高轉換效率。
機器學習助鈣鈦礦踩油門,太陽能材料分析速度快 10 倍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6 月 13 日 13:59 |
|
鈣鈦礦是近年來備受歡迎的太陽能潛力材料,不少團隊正孜孜不倦尋找最佳製造配方,進一步提高轉換效率與延長使用壽命,最近美國麻省理工更開發出全新的流線型(Streamlined)材料製造與分析系統,除了成功將合成與分析速度加快 10 倍,也找出 2 種候選無鉛鈣鈦礦材料,未來最佳化研究後,材料研發時間有望從 20 年縮減到 2 年以內。
鈣鈦礦-矽太陽能迎來新氣象,轉換效率有望提高至 32%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15 日 13:55 |
|
雖然現在愈來愈多科學家秉持著兩人合力事倍功半的精神,開始將兩種不同太陽能材料串聯,盼提高太陽能轉換效率,但就像小組報告中總會有人拖後腿,研發串聯太陽能不太容易,對此,美國科學家已透過新電池設計,開發全新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更有望提高至 32.2%。
一探鈣鈦礦材料運作機制,美有望擴大應用範圍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08 日 15:26 |
|
雖然鈣鈦礦為備受看好的太陽光電材料,轉換效率更在短短幾年內突破到 22%,但說來有趣,至今科學家仍不確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運作機制,因此為了解開這一大物理謎團,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團隊已開始研究鈣鈦礦材料的運作模式與電子電洞復合(recombination)機制。
英國鈣鈦礦─矽晶太陽能電池再突破,轉換效率已達 28%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12 月 27 日 7:30 |
|
繼 2018 年中旬打造轉換效率高達 27.3% 的鈣鈦礦─矽晶太陽能之後,英國太陽能廠商 Oxford PV 又獲得長足進展,日前成功將轉換效率突破 28%,對他們來說,這或許是個相當不錯的聖誕節禮物。 繼續閱讀..
讓太陽能材料層層疊疊堆起,電池串聯技術有望提升轉換效率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12 月 25 日 10:45 |
|
面對當前太陽能轉換效率難突破窘境,許多科學家正嘗試將兩種太陽光電技術相結合,讓不同材料可在性能與光吸收範圍相互互補,現在美國、澳洲與中國等國的科學家們也都已成功運用箇中道理,進一步提升轉換效率。 繼續閱讀..
奈米碳管助力太陽能技術,理論轉換效率有望達 90%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11 月 28 日 8:30 |
|
太陽光電技術日新月異,各家廠商都希望能在這領域大放異彩,像是美國太陽能公司 NovaSolix 便提出雄心勃勃的目標,希望透過奈米碳管打造轉換效率高達 90%、成本又比現在還要低十分之一的新型太陽能板。 繼續閱讀..
兼具低成本、穩定性高優勢,英國研發大尺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10 月 08 日 9:00 |
|
目前大多科學家都想要研發出小型且輕便的太陽能板,希望可擴大太陽能的應用範圍,但英國斯旺西大學反其道而行,日前開發出新型「超大尺寸」鈣鈦礦太陽能板,其電池尺寸與 A4 紙相當,模組有效面積(Active Area)高達 198 平方公分,更解決易衰退穩定性低問題、能有效穩定運作一年以上,將有助於未來工業用與大規模太陽能發展。 繼續閱讀..
鈣鈦礦太陽能又有新進展,新電池運作 800 小時不衰退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10 月 08 日 7:45 |
|
目前太陽能是最有可能與化石燃料一較競爭的綠能技術,但若要讓太陽光電在發電占比完勝傳統電廠,該技術成本效益比還要再提高,而近期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透過新技術,不僅簡化鈣鈦礦太陽能製程,電池運作 800 小時後也無明顯衰退,除了讓鈣鈦礦太陽能朝商業化更進一步,也有助於提升太陽能競爭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