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今(10)日舉辦「2022 年台灣製造業景氣展望暨淨零永續焦點議題發表」,針對全世界的淨零趨勢,工研院認為,預期投綠能、買綠電等活動將更為熱絡,業者應將市場視野由台灣擴大至國際。
2022 年台灣再生能源產值年成長 5.7%,工研院:面對四大挑戰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10 日 14:45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
2022 年台灣再生能源產值年成長 5.7%,工研院:面對四大挑戰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10 日 14:45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 edit |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今(10)日舉辦「2022 年台灣製造業景氣展望暨淨零永續焦點議題發表」,針對全世界的淨零趨勢,工研院認為,預期投綠能、買綠電等活動將更為熱絡,業者應將市場視野由台灣擴大至國際。
碳錢時代》全球瘋喊的淨零不再是道德行動,哪些企業將首當其衝受碳稅影響、如何因應? |
作者 P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18 日 9:01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 edit |
「淨零排放」、「永續」過往多被視作環保議題與道德行動,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宣布其 2050 年的淨零排放路徑,以及像是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MA)等強制性機制也即將上路。再加上包括 Apple、Google、Meta 等大型企業也紛紛響應,甚至要求供應鏈也必須符合溫室氣體排放規定,意味著以製造出口為大宗的台灣企業,未來將面臨龐大的碳費用。這股淨零趨勢,對企業而言將攸關生存。
繼續閱讀..
《氣候變遷因應法》拍板,確立碳費專款專用機制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1 日 18:14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行政院於今(21)日通過環保署擬具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修正後法案名稱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除了是 2050 年淨零碳排的法制基礎,也增訂對國內排放源徵收碳費,並將收入專款用於輔導、補助及獎勵溫室氣體減量及技術研究工作。
淨零峰會暨數位氣候行動獎正式開跑,號召黑客助攻淨零排放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1 日 17:45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全世界都在為全球暖化尋求解方,而現在「淨零峰會暨數位氣候行動獎」為推進台灣減碳步伐,盼以企業減碳常面臨的產品碳盤查、能源管理、製程優化等方向進行企業出題展示,邀請新創、成熟軟體公司以黑客的精神,展示如何運用數位科技研發有效減碳的解決方案。
面對產業、設備轉型,2050 淨零碳排目標其實不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0 日 17:00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 edit |
世界各國包含台灣在內,已宣誓在 2050 年完成淨零碳排為目標,不過台灣為半導體、電子產業重鎮,提高綠電使用、節能減碳的同時,也正面對產業轉型的挑戰。
淨零轉型勢在必行,力求新技術與法規修改並進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15 日 13:30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氣候變遷威脅下各國紛紛立下淨零碳排時程表,國際大廠也要求供應鏈並進,台灣無法置身事外,為了未來國際趨勢及新能源開發,經濟部部長王美花今日出席工研院舉辦淨零碳排論壇暨特展也表示,正進行碳盤查計畫、地熱專章與儲能相關法規。
台灣 2050 淨零路徑在即,綠能結合儲能扮關鍵 |
作者 TrendForce 集邦科技|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01 日 8:4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政策 , 能源科技 | edit |
跟隨各國淨零碳排趨勢,大力帶動綠色能源及儲能發展。能源轉型過程以人工智慧(AI)技術輔節省資源之外,綠能結合儲能尤其重要。面對 2050 年台灣淨零碳排目標,從能源、產業到社會生活將面臨全面轉型,並透過科技輔助能源及產業轉型,以及因應氣候相關法律修正,逐步走向零碳排願景。 繼續閱讀..
國發會公布 2050 淨零碳排路徑,2030 年前需投入 9 千億元預算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30 日 15:19 | 分類 環境科學 , 科技政策 , 能源科技 | edit |
今(30)日上午國發會正式公布「台灣 2050 淨零排放總說明」,盤點台灣當前的情況與未來用電、能源需求,宣示 2050 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國發會表示,已經擬定 12 項淨零轉型關鍵戰略,估計 2030 年將投入近 9,000 億元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