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7 年探測到雙中子星合併事件後 3 年半,科學家發現撞擊之後該處仍穩定輻射著 X 射線,新研究認為很可能是千新星(kilonova)餘暉。 繼續閱讀..
雙中子星合併後出現的穩定 X 射線,可能是千新星餘暉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03 日 9:05 | 分類 天文 |
雙中子星合併後出現的穩定 X 射線,可能是千新星餘暉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03 日 9:05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在 2017 年探測到雙中子星合併事件後 3 年半,科學家發現撞擊之後該處仍穩定輻射著 X 射線,新研究認為很可能是千新星(kilonova)餘暉。 繼續閱讀..
IXPE 傳回第一張科學圖像,超新星殘骸光芒像紫色電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17 日 12:48 | 分類 航太科技 | edit |
為了在 X 射線波段觀察超新星、黑洞和中子星等物體,NASA 去年新發射了成像 X 射線偏振測量儀,現在探測器拍回它的第一張科學圖像,呈現出壯觀且像顆桃紫色電球的超新星遺跡仙后座 A(Cas A)。 繼續閱讀..
IXPE 天文台升空進入軌道,全力探測宇宙高能天體事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13 日 12:48 | 分類 航太科技 | edit |
上週,集 3 台同款望遠鏡為一體的 IXPE(Imaging X-ray Polarization Explorer)太空天文台順利搭乘 SpaceX 獵鷹火箭升空進入軌道,預計下個月正式開始探測宇宙中恆星爆炸、黑洞活動等各種高能事件。 繼續閱讀..
近 4 年來首次 X 級太陽閃焰爆發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07 日 8:15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太陽黑子 AR2838 3 日突然在太陽表面爆發,並迅速釋放 2017 年 9 月以來最強的太陽閃焰,強度規模達 X 1.5 級。強烈的 X 射線以光速飛向地球,約 8 分鐘後和地球大氣層頂部相撞,導致大西洋和沿海地區短波無線電中斷。
集 20 年 X 射線觀測數據大成,新圖片顯出銀河系暴力中心景象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01 日 18:24 | 分類 天文 | edit |
銀河中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系統,數以億計的恆星、小黑洞等將那裡擠成彷彿水洩不通的市中心。最近 NASA 釋出一張結合錢卓拉 X 射線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過去 20 年來 370 次觀測的合成照片,可以看到銀河系中心令人驚嘆的活力。 繼續閱讀..
可能發現假想暗物質粒子「軸子」,關鍵為中子星集團的神祕過量輻射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20 日 15:4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粒子物理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的假想暗物質粒子「軸子」,很可能就藏在「Magnificent Seven」這個中子星集團的過量 X 射線輻射中。 繼續閱讀..
科學家正在開發量子 X 射線顯微鏡,利用量子糾纏原理得到低輻射高解析圖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25 日 15:10 | 分類 尖端科技 | edit |
工程師最近設計了奇怪的新型 X 射線顯微鏡,利用量子特性對生物分子進行前所未有的成像方法,只需小部分輻射劑量就可得到高解析照片。 繼續閱讀..
科學家找到研究銀心黑洞自轉的方法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24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物理學家認為黑洞只有 3 個獨立的特性:質量、電荷、和角動量。由於黑洞所捕獲的物質基本上是電中性,因此黑洞的電荷應幾乎為零。而黑洞的質量決定其事件視界的大小,可以透過周圍物質運動的軌道測量質量。 繼續閱讀..
GW170817 中子星合併事件已逾 3 年,X 射線餘輝仍怪異存在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16 日 14:5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從我們探測到 GW170817 雙中子星合併釋放之重力波至今已 3 年了,科學家也逐漸發現了怪異:理應在中子星碰撞後幾星期內就消失的 X 射線餘輝,居然過了 3 年都還存在。 繼續閱讀..
暗物質之戰,新研究:銀河系內找不到惰性微中子衰變產生的 X 射線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31 日 17:2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過去,我們曾在其他星系中觀測到不明 X 射線,科學家將目標鎖定在透過重力相互作用的「惰性微中子」這種暗物質,並且按照道理,銀河系應該也要能偵測到這種不明 X 射線。然而一篇新研究很遺憾地指出:完全找不到。 繼續閱讀..
發現類星體引發強烈物質海嘯,能量是伽馬射線暴 100 萬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23 日 11:5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在地球上,當海底發生強力地震時可能引發海水劇烈起伏向陸地推進,形成可怕的海嘯;在宇宙中,當能釋放異常可怕能量的類星體活躍時,也會引發強烈的向外物質流,最近哈伯太空望遠鏡便發現宇宙中迄今為止最強大的向外物質流,對類星體所在的星系造成嚴重破壞。 繼續閱讀..
一群學生原意觀察小行星輻射,卻意外發現距離我們 3 萬光年的黑洞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06 日 12:44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的學生,利用 NASA 歐西里斯號尋找小行星101955 表面發出的 X 射線時,意外找到來自深空某處的 X 射線源,經團隊數據檢查,竟是一個距離地球約 3 萬光年的黑洞。 繼續閱讀..
J1808 脈衝星爆炸,20 秒內釋放出太陽運轉 10 天的能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11 月 12 日 14:44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脈衝星是中子星的一種,為大質量恆星經歷超新星爆炸後形成,會規律釋放脈衝訊號,周期精確度超越原子鐘。最近 NASA 放在國際太空站(ISS)尚的中子星內部成分探測器(NICER),檢測到它任務期間最亮的一道 X 射線源,這場爆炸來自距離數千光年外的脈衝星,它在 20 秒內釋放出等同於太陽釋放 10 天的能量。 繼續閱讀..
遠方星系乍現神祕綠光,分析確認為罕見 X 射線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9 月 06 日 18:4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在觀測一個距離千萬光年遠的螺旋星系時,科學家忽見該星系於短短 10 天內閃現極其明亮的綠色光源,並且 10 天之後又消失無蹤,有如宇宙煙花,經分析確認為極其罕見的超亮 X 射線源。科學家表示,案發現場可能是一個黑洞摧毀了一顆小恆星,也有可能是中子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