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新能源

沒有更好的選擇,全球核能復興正式開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3 日 12:36 | 分類 核能 , 科技政策 , 能源科技

核子時代即將來臨。隨著對清潔、可靠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全世界已經加速核能復興,英國啟動建設新核電廠,世界銀行也已解除 2017 年以來對發展中國家核能融資的禁令,超過 30 個國家承諾在 2050 年將核能容量提高兩倍,世界已經認清,人類對電力需求只會大增,要有穩定的供應來源,除了燒煤之外,只有核能。 繼續閱讀..

川普要用「清潔煤」重振美國,專家批都是幌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5 日 9:46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科技政策

美國新政府要貫策美國優先,避免經濟利益被其他國家搶走,將讓煤炭復燃,火速全開。川普政府稱將實施美國史上最大的放鬆管制舉措,但即使川普也知道要使用聰明的字眼,他強調要以優質清潔煤炭生產能源,但專家認為,清潔煤這名詞只是幌子。 繼續閱讀..

台泥 2024 年獲利 112 億元!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 1 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13 日 8:30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觀察 , 能源科技

台泥公告 2024 年合併營收為 1,546 億元,稅後淨利 156 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 112.59 億元,年增 41%,每股盈餘(EPS)1.45 元,創近三年新高,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 1 元,配發率 79%,若以 3/12 收盤價 34.5 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 2.9%。

繼續閱讀..

無裂縫車痕的公路材料,來自風力發電機葉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4 日 11:30 | 分類 材料、設備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風電已遍布地球無人地帶,而所有物體都有年限,風力發電機年限只有 25 年,當這些龐然大物退役後何去何從,一直是挑戰。現在全球科學家都在研究回收重新利用風機的方法,中國研究員開發出將退役風力發電機材料,融入水泥和瀝青混合物,用來鋪設公路,半年後公路沒有任何裂縫。 繼續閱讀..

嗅到錢的味道,能源模範烏拉圭開始探勘石油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1 日 14:07 | 分類 材料、設備 , 財經 , 金融政策

過去二十年,南美國家烏拉圭擺脫對石油進口和碳排放發電的依賴,轉向國家所有,但基礎設施由私人投資支付的可再生能源,被世界稱讚為國家電力系統擺脫化石燃料的典範。但現在這個模範國家,嗅到金錢的味道,也要開始挖石油了。 繼續閱讀..

鴻海科技日明談六大焦點,與輝達展望 AI 產業革命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07 日 13: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零組件 , 電動車

鴻海科技日 8 日起登場,根據規劃,開幕式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將對集團未來願景發表談話,鴻海也將與人工智慧 AI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暢談下一波產業革命,此外包括智慧製造、衛星通訊、新能源、智慧電動車等,也將是開幕夥伴對談焦點。 繼續閱讀..

沒有光合作用也能製造氧氣,科學家發現海底有「暗氧」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23 日 10:24 | 分類 材料、設備 , 自然科學

人們一直認為,只有植物和藻類等生物,才能透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但最近科學家發現,在太平洋深處完全黑暗的地方,氧氣不是由生物體產生的,而是由奇怪的馬鈴薯形狀的金屬塊產生,且這些金屬塊發出的電力幾乎與 AA 電池一樣多。 繼續閱讀..

華為砸人民幣百億要破封鎖,上海練秋湖研發中心年底前啟用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15 日 9:4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中國觀察 , 網通設備

為了突破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中國華為斥資人民幣百億元打造的上海青浦計畫日前宣布正式完工。根據中國媒體的報導,這座集研發、創新於一體的科技重鎮被正式命名為 「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將成為華為在全球規模最大、投資規模最高的研發基地,以進一步進行各項技術的研發工作。

繼續閱讀..

挾半導體與新能源雙引擎題材!有成精密 5 月中掛牌上市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4 月 09 日 16:54 | 分類 IC 設計 , 半導體 , 太陽能

有成精密 4 月 11 日將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預定 5 月中掛牌上市,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思銘表示,半導體設備進入門檻高,動能主要來自客戶擴廠與新品導入,預計將貢獻今年營收 8%~10% 成長,而新能源會隨著市況調整,預計下半年太陽能模組集中出貨,看好今年營運重拾成長軌道。

繼續閱讀..

核能又回來了,美國領 22 國承諾加倍發展核能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05 日 10:20 | 分類 核能 , 淨零減碳

福島核災過去 12 年,全球暖化壓力下,人類幾乎找不到核能的完美替代品,現在全世界對核能又重燃興趣,認為核電是推動清潔能源轉型的最關鍵步驟。本屆聯合國氣候大會 (COP29) 美國和其他 20 多國,已承諾 2050 年核電產能增加三倍,實現淨零碳排放並限制氣候變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