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量暴跌,航運公司展開高運費保衛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08 日 11:17 | 分類 中國觀察 , 交通運輸 , 國際貿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美中貿易量暴跌,航運公司展開高運費保衛戰


海運商大手筆發獎金,且預言今年全年業績無慮,但現行港口貿易量已經浮現不安訊號。儘管年前五個月美國入境貨物量仍然強勁,但由於消費者購買模式迅速恢復到疫情前,加上美國零售商庫存過多,導致進口需求急劇下降,貨櫃即期運費也大幅下滑。

《華爾街日報》報導描述美國西岸港口的工作狀況,指出今年美國進口商提早為年底旺季備貨,現在美國西岸港口工作量仍很緊湊,但一家美國貨運代理商觀察,忙歸忙,但沒看到下半年大旺季跡象。

從數據也明顯看到貿易迅速降溫,FreightWaves 據倫敦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 (Drewry) 數據,從中國到美西的貨櫃即期運費已經較上月下降 41% 9,630 美元。自 5 24 日以來,從出發港口計算,運往美國的貨櫃進口量下降 36% 以上。由於這些入境貨櫃的海運時間最近平均在 30~35 天,7 月前幾週就會看到美國港口貨運量出現疲軟。 

報導分析貨櫃進口量突然下降的原因,首先就是美國庫存太高,美國連鎖超市零售商 Target 三週內第二次下調第二季利潤率,就是消費者應對通膨改變購買習慣的結果。如果消費者將購買趨勢從商品轉向服務,進口商為修正錯誤庫存策略,將導致國外新進口訂單放緩,只會加劇降低貨櫃進口美國的需求。

第二個原因是通貨膨脹影響消費者支出分配是既成事實。美國升息可能會抑制通膨,但消費者面臨的信貸利率上升風險,可能進一步惡化需求和可自由支配的支出。現在從信用卡數據也可以看到,美國人已花光疫情期間儲蓄,轉向使用信用卡消費。美國人繼續花錢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消費者異常自信的熱情花錢,另一個原因是物價實在太高,消費者用盡每分錢維持生活水準。分析指出,無論哪個原因,消費者支出都不會增加。且物價可能還沒漲完,因為生產者價格指數的成長率一直都超過消費者價格指數,尚未轉嫁給消費者的成本遲早會反映至物價。

愈來愈多跡象反映美國消費者需求大幅下滑,預期進口貨櫃數量將回到 2019 年水準。至於市場期待上海解封後會迎來一波貨櫃熱潮,但分析認為,從中國到美國的貨櫃總量繼續呈下降趨勢,僅靠放鬆疫情限制不太可能扭轉趨勢,去年美中空前貿易量不會持續到 2022 年,加上需求破壞已影響美中貿易。報導認為,美國西岸 7 月的港口勞工談判,導致供應鏈中斷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航運商將會用盡一切方法維持創紀錄收入,現在已經實施暫停航行和將船隻重新分配給其他服務等措施,減少主要貿易航線運力,但如果未來幾週貨運量加速下降,沒有用長期合約鎖定大部分配額的海運承運商,可能會在現貨市場開始大舉降價。報導認為,即時運費相比去年仍然很高,海運公司仍可以從高運價獲利,但如果未來幾週貨運量加速下降,即期費率大幅走軟,航運聯盟很可能面臨整頓甚至重組 

疫情期間暴增的貿易需求,低迷十年的全球航運公司紛紛訂購新船大搶疫情後貿易財,但誰都沒料到戰爭與通膨,若美中貿易量真回到 2019 年,航運公司真正的考驗才要開始。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