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產潮退燒、禁令重擊,半導體設備業日子難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14 日 9:15 | 分類 半導體 , 材料、設備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擴產潮退燒、禁令重擊,半導體設備業日子難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第三季法說會 13 日落幕,會中釋出景氣放緩訊號,公司除鬆口 7 奈米需求下滑外,更二度調降資本支出,並預料 2023 年半導體產業可能出現衰退。在此之前,美光、英特爾等大廠已陸續調整資本支出,如今,連身為半導體模範生的台積電,投資計畫也再縮手,加上美國禁令影響,台系設備商 2023 年日子恐怕不好過。

台積電1月釋出2022年資本支出將達到400~440億美元的高檔水準,前次下修到約400億美元,而考量到設備交期仍長,以及目前中期展望的產能優化,因此二度下修2022年資本支出至360億美元。其中,約70%用在先進製程,10%用在先進封裝,10-20%用在成熟製程。

事實上,消費性電子需求從年初一路溜滑梯,IC設計公司最先發難、砍單,第二季起風暴陸續席捲到封測廠、晶圓廠,而設備業直到2022年中旬還在狀況外,對於2022年營運抱持十足信心,主要是因為離終端市場遙遠,通常也是對景氣降溫最後知後覺的一群。

沒想到,7月起豬羊變色,國內設備業者陸續收到客戶砍單或遞延訂單的消息,就連台積電設備供應鏈也不例外。據了解,多數廠商的2023年訂單被遞延到1~2年之後,台積電在7月法說會上首度調整資本支出,當時業內也多預期10月份恐會進一步下修。

以業務範圍來看,台系設備廠商主要是負責幫國際設備大廠代工零組件,或是廠務工程跟設備代理,雖有部分自製設備及耗材供應,但最高階的關鍵設備跟料件,仍都掌握在國際一線廠手中。過去一段時間,台設備商都把爭取台積電訂單視為品質保證,在本土化採購策略加持下,獲得滿滿的訂單。

不過,某台灣設備廠主管就私下透露,需求下滑的速度真的很快,令人措手不及,多數同業認為2023年成長將趨緩、甚至衰退。因此,台積電這次二度下修資本支出,並沒有太過意外,但確實也讓設備供應鏈士氣更為低迷。

業內人士指出,需求都已在走下坡,美國對中國半導體最新禁令更是給設備商沉重一擊。自美中貿易戰開打來,許多台系設備商、耗材商一邊搭上台積電擴產列車,另一邊又承接中國客戶大單,等於兩邊都賺飽飽。不過,在禁令上路後,那些原本坐享中國去美化政策利多的廠商首當其衝,而台積電因應市況需進行緊縮,相關廠商接單自是不容樂觀。

他也逗趣說到,在禁令出來之前,每家設備供應商都想要強調自己在晶片製造鏈的地位,其技術、打入的客戶有多先進。現在大家反而想避談先進製程的布局,就怕被掃到颱風尾。不過,話語權本來就掌握在客戶跟龍頭廠手上,現在也只能靜觀其變、等候通知。

隨著半導體大廠陸續下修資本支出,法人則認為,景氣熱的時候,擴產總是一窩蜂,也不會記得前車之鑑,每家廠商都會瘋狂追加資本支出,下修時也一樣,2023年各大廠的資本支出勢必會更為緊縮,加上美國禁令上路,台系設備業者勢必很難脫身、躲過風暴。

廠務工程部分,基於台積電表示高雄廠28奈米、美國廠、日本廠進度「on schedule」、南京廠獲得一年許可證,因此廠務工程應不致於受到太大衝擊。而耗材、材料部分,2022年初客戶大餅都劃到2025年以後,未來在新增產能縮減下,需求自是同步降溫,後續營運也待觀察,預期將回歸各自表現。

盤點台積電大聯盟,廠務工程相關主要有漢唐、帆宣、洋基工程、信紘科等;耗材部分有鑽石碟供應商中砂、意德士、EUV光罩盒及晶圓盒供應商家登;而應材供應鏈的京鼎、瑞耘、千附、真空服務解決方案廠商日揚等也都有切入。

其他聯盟成員,還有設備清洗大廠世禾、靶材廠光洋科、電子溶劑大廠勝一、再生晶圓廠昇陽半、辛耘、光罩廠台灣光罩、矽晶圓廠環球晶等。

整體來看,目前市場預期,隨著全球經濟增長趨緩及美國新禁令實施,預期2023年半導體資本支出將縮水,不過,景氣總有起落,待景氣復甦時,企業也會重啟投資,屆時將迎來新一輪機會。這段期間內,若在手訂單處於高檔水準、客戶未過度集中中國者,有機會力拼2023年持穩成長,惟美方對中制裁是最大不確定性,更為設備業埋下長期且不可控的隱憂。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