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晶圓

台積電救英特爾?美官員:川普政府可能不支持外國企業經營美國工廠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5 日 11:24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財經

近期有市場消息指稱,美國政府欲撮合台積電與英特爾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在美國開工廠。只是現在《路透社》引述白宮官員指稱,川普政府可能不會支持外國企業經營英特爾美國晶圓廠。川普政府支持外國企業美國投資和建廠,但不太可能支持一家外國公司經營英特爾工廠。

繼續閱讀..

AMD 導入三星 4 奈米製程,或生產下代 I/O 晶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5 日 6:00 | 分類 IC 設計 , Samsung , 半導體

自從出售晶圓製造業務及晶圓廠,AMD 就靠台積電和格羅方德 (GlobalFoundries) 生產晶片。早在 2021 年就傳出消息,AMD 可能與三星建立新合作,初期選擇產量需求不大、價格不高,且不太關鍵的晶片。因 AMD 希望適當減少依賴台積電,同時更能控制生產成本。

繼續閱讀..

三星晶圓代工結束設備停機,力拚 6 月達最大稼動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4 日 9:15 | 分類 Samsung , 半導體 , 晶圓

韓國媒體報導,韓國三星預計最早能在 2025 年 6 月,讓平澤園區的晶圓代工生產線的稼動率提升至最大。因為隨著三星電子系統 LSI 事業部的智慧型手機應用處理器 Exynos 量產,加上中國加密貨幣挖礦機訂單的增加,這使得稼動率開始逐步提升。

繼續閱讀..

MES 軟硬體大串聯!台達助攻昇陽打造全球首座自動化再生晶圓廠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4 日 9:00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昇陽半導體自 2022 年斥資新台幣 72.8 億元在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成立中港分公司,興建全世界第一座自動化與智慧化再生晶圓製程工廠以來,不斷擴增產能,昇陽半導體 2024 年底總產能已達 63 萬片,產能和技術皆為世界第一,為全球再生晶圓龍頭,2025 年將加速擴產,擴大領先差距。 繼續閱讀..

傳美推動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專家:可能技術外流,比課關稅不利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3 日 16:15 | 分類 公司治理 , 半導體 , 晶圓

國際金融服務供應商貝雅(Baird)報告指出,美國政府可能正在推動一項涉及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和台積電組成合資公司的計畫,消息一出引發市場震撼,半導體業專家直言,這對台積電是最差的選項,比起課徵關稅更不利,台積電會面臨技術外流風險。 繼續閱讀..

台積電高雄擴建計畫案通過環評初審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3 日 14:00 | 分類 GPU , 半導體 , 晶圓

高雄市環保局於 13 日上午舉行「台積電楠梓新建半導體廠擴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初審會議,針對公民團體關心本案溫室氣體排放衝擊城市減量目標部分,環保局指出,本案經使用再生能源、製程設備改善等碳排減量措施後,減少 54% 排放,未來增量亦將隨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而逐年遞減,環保局評估本案不影響本市 2030 年減量目標。

繼續閱讀..

傳英特爾拆分晶圓製造後與台積電合作營運,股價再上漲逾 7%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3 日 9:10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美國副總統 JD Vance 表示,最強大 AI 晶片堅持在美國設計製造,帶動股價上漲,市場又傳出最新消息,就是英特爾拆分晶圓製造業務,與台積電成立合資企業,馬上激勵投資人,英特爾股價上漲超過 7%,收盤時到 22.48 美元。累計兩天英特爾股價大漲超過一成。

繼續閱讀..

台積電首次海外董事會決議出爐,暫沒有投資美國新決議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2 日 14:15 | 分類 公司治理 , 半導體 , 晶圓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首次前往美國召開董事會,其決議內容引發投資人的關注之下,相關的決議結果正式出爐。其中,除了資本支出、股利配發、員工薪資與獎金等例行重要事務之外,還有增資子公司,以及決定年度股東會時間地點等事項,並沒有針對台積電在地緣政治下特別針對美國投資的新決議案。至於,接下來還會不會有其他的決議事項,則有待持續觀察。

繼續閱讀..

中芯國際 2024 年獲利下滑達 45%,強調不主動降價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2 日 13:40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中國本土最大晶圓代工商中芯國際公告 2024 年第四季財報,營收為 159.17 億人民幣,較 2023 年同期增加 31%,營業利益為 27.46 億人民幣,較 2023 年同期成長 5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為 9.92 億人民幣,較 2023 年同期下降 13.5%;EPS 為 0.12 人民幣。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利為 4.46 億人民幣,較 2023 年同期下滑 45.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