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機器人

川普要晶片回流、機器補位,美國製造半導體能靠自動化實現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5 日 8:00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上 CNBC 的新聞節目發言時,表示半導體相關的電子產品以前都在這裡(指美國)生產,為什麼現在都在台灣(和中國)製造,認為美國可用機器人在美國當地生產這些產品──這新聞再度引發了話題,事實上「半導體回流」這件事情並非是川普上任後才在美國政壇出現的想法,而是在拜登政府任內,就因為地緣政治凸顯了晶片供應鏈的脆弱性、引發美國政府推動半導體製造「回流」的政策。

繼續閱讀..

第三屆香港國際創科展聚焦五大科技,探索低空經濟與 AI 應用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1 日 9: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機器人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和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策動的國際創科營商周(BIT Week)於 4 月再次舉行。其中由兩者主辦的第 3 屆香港國際創科展(InnoEX)及貿發局主辦的第 21 屆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春電展),將於 4 月 13 至 16 日在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同步舉行。兩項展會將展示全球創科成果、嶄新電子產品,及解決各種企業痛點的尖端科技方案,歡迎創科界、投資者、行業買家及不同行業的科創用家,包括中小企到場參觀採購。 繼續閱讀..

台灣大攜手台 AI 新創,推可客製化智慧餐飲機器人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0 日 14:22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機器人

面對餐飲業缺工與高流動率的雙重挑戰,台灣大哥大今日宣布攜手台灣 AI 機器人新創「女媧創造」,推出全台首款支援高度客製化的「智慧餐飲機器人方案」,並正式納入台灣大「OP 開店包」系列,提供餐飲業者更具彈性且降本增效的數位升級選擇。

繼續閱讀..

為兒打造陪伴者,特斯拉前工程師楊碩創辦機器人新創 Mondo Tech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0 日 12:00 | 分類 新創 , 機器人

特斯拉 Optimus 前工程師楊碩(Shuo Yang)近日宣布離開公司,創辦名為 Mondo Tech 的機器人新創企業,專注開發「更小、更易接觸的機器人」。這決定源於他希望為兒子創造陪伴者的初心,並致力使機器人更親民。Mondo Tech 成立地點分別位於矽谷的帕羅奧圖和中國深圳,兩個地區都以創新科技和活躍創業生態系統聞名。 繼續閱讀..

無需電子元件,磁控微型機器人打破飛行極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7 日 16:30 | 分類 機器人 , 科技趣聞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工程團隊創造了一項劃時代的發明──世界上最小的無線飛行機器人。這個由 Liwei Lin 教授領導研發的裝置寬度僅 9.4 毫米,重量只有 21 毫克,實現了蜜蜂般的飛行能力,能夠懸停、改變軌跡並擊中小目標。 繼續閱讀..

缺工沒關係,美國製造業繁榮有 AI 和機器人就行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7 日 15: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機器人

日前台積電赴美投資,市場認為會增加生產成本擠壓利潤,但消息傳出台積電工廠將大幅引入自動化技術,成本只會增加一成。近日美國商務部長確認美國製造將是建立在新科技的基礎上,同時承認關稅帶來的美國製造業回歸,無法幫美國勞工創造更多製造業工作。 繼續閱讀..

未來移動像騎馬一樣!川崎重工業推出氫動力四足機器人車輛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6 日 12:57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交通運輸 , 機器人

川崎重工業在 2025 年大阪關西世博會發表最新的四足機器人「CORLEO」,這是一款以 2050 年未來移動方式為概念所開發的模型,專為駕駛者設計的氫動力四足機器人車輛,融合川崎重工在二輪車與機器人技術,讓使用者可像騎馬一樣騎乘,更能在傳統車輛無法行駛的山區地形移動。

繼續閱讀..

創新板拚亞洲那斯達克!證交所攜 KPMG 赴東南亞媒合 AI 四大產業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2 日 11:29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Fintech , 國際觀察

證交所與 KPMG 今日舉辦「TWSE X KPMG 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簽約典禮」,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台商回台上市形成聚落,統計至今已有 88 家外國企業掛牌,其中 14 家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及泰國,因此前進東南亞媒合 AI 四大產業,目標將創新板打造為亞洲那斯達克。

繼續閱讀..

人型機器人走入現實,感知應用深度剖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2 日 7: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技術分析 , 會員專區

力矩感測使機器人抓取物體時能施加適當力量,行走時感測地面狀況。六維力感測門檻較高,估占機器人總組件成本約 15%,既使人型機器人廠商專攻特定手腳功能,也需配備二至四個六軸感測器維持穩定性。力控制還涉及重力、慣性力補償、振動抑制等核心演算法,掌握這些核心技術的廠商極少,因此能將高階力控融入人型機器人產品頗具挑戰性,需製造商具垂直整合力與演算法優勢。 繼續閱讀..

Neo Gamma 送黃仁勳皮夾克,輝達與 1X Technologies 聯手加速 AI 人形機器人走入家庭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6 日 16: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科技趣聞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從人形機器人公司 1X Technologies 的 Neo Gamma 機器人手中,拿到一件由 ERL 設計、鑲有輝達標誌的客製化鉚釘皮夾克。這個特別的贈禮不僅是時尚與科技的結合,更是兩家公司深度研究合作的象徵。 繼續閱讀..

GTC 2025:NVIDIA 推出多項人型機器人開源技術,加速產業發展步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6 日 7: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技術分析

輝達(NVIDIA)年度盛事 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會於 3 月中旬展開,展會探討主題包括科學與運算、生產力與流程自動化、物理 AI 與機器人等,相關主題皆以 AI 技術為核心,藉由多場論壇與產品展示,呈現軟硬體堆疊出之算力如何賦能多元產業,亦帶出 NVIDIA AI 發展下階段重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