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發布最新評估報告,2030 年前必須減少相較於 2010 年一半碳排,才能將地球的升溫控制在 1.5°C 內。學者認為,暖化難以避免,若 2050 淨零,世紀末升溫達 1.5°C 會成為常態。
學者:增溫 1.5°C 難避免,世紀末可能成常態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21 日 16: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比遊覽車還要長,中國馬門溪龍脖子長達 15 公尺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21 日 14:4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我們都知道雷龍、腕龍、梁龍等恐龍的脖子非常長,但現在古生物學家發現史上最長的「脖子」。團隊表示,來自中國的馬門溪龍脖子長達 15 公尺,比平均 12 公尺的大型客車還長,為已知脖子最長的動物。
用馬鈴薯、鹽巴跟塵埃即可完成,英國製低成本超堅固火星建材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18 日 19: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材料、設備 , 環境科學 | edit |
雖然人類在外太空建造房屋的時代還有遙遠,但不妨先做準備,最近英國科學家就打造出神奇太空建材 StarCrete,不僅可以承受火星的環境,使用材料也相當便宜,就是外星塵埃、馬鈴薯澱粉跟鹽巴。
穿一件防風防侵蝕「外套」,用細菌石灰漆保護建築物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16 日 8: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細菌往往不受待見,因為常聯想到各種可怕的感染,但其實在許多情景下,益處多多,英國赫特福德大學團隊也研發出建築用「細菌保護層」,防止下雨、下雪等各種元素侵蝕房屋,未來也將在威士忌酒廠實際測試效果。
美觀又防火耐用,回收磨砂玻璃搖身一變成建築材料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15 日 14:31 | 分類 會員專區 , 材料、設備 , 環境科學 | edit |
玻璃雖然可以完全回收,但大多數因為碎玻璃的危險性以及要特別挑出來,有許多民間資源回收站拒收或是直接包好好丟入垃圾桶,美國環境署指出,只有三分之一的玻璃真正進入回收鏈。如今澳洲科學家研發處以玻璃為基礎的建築隔熱材料,或許能帶來另一個回收玻璃的誘因。
新型溫室用有機太陽能板,竟有助植物生長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11 日 10:00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edit |
在溫室屋頂上裝置特殊太陽能板,竟然能讓植物長得更好?
不用擔心溶解在飲料中,南韓研發木質素環保吸管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07 日 13: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edit |
當我們在使用紙吸管時,通常可以清楚意識到這是可分解的,因為他們正慢慢變濕、溶解於飲料中,但現在科學家利用廢棄木材,研發出飲用時不會變濕、變軟的可生物分解吸管。
法規上路!溫室氣體盤查與 ESG 報告勢在必行,台企如何落實永續發展能量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07 日 9: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edit |
金管會分別在 2020 年及 2022 年頒布「公司治理 3.0 -永續發展藍圖」及「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實收資本額超過 20 億之上市櫃公司必須陸續完成 ESG 永續報告書的編制、申報及第三方驗證,上市櫃公司也必須在 2027 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以下簡稱溫盤),一時之間,ESG 報告書及溫盤的需求爆增,成為今年度上市櫃公司與查驗機構的重頭戲。
農電共生雙重互利,降溫效果更好還能延長模組壽命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06 日 18:24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edit |
農電共生是現在常見的太陽能設置型態,既能保有農作糧食,也可以發展太陽能綠電,最近美國研究指出,與傳統的太陽能板相比,農電共生的太陽能系統架設高度較高,能提高模組散熱冷卻效果,帶來較佳的發電表現、還能延長模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