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5 月開始禁用一次性塑膠,現在手搖飲店全面改換成紙杯,塑膠製品將逐漸從生活消失。紙是可再生來源和可生物降解性,成為人類與塑膠鬥爭後的綠色英雄,但環境專家認為,紙張不能當塑膠解決方案,因改用紙盒包裝不只加速森林砍伐,化學塗料對環境與健康造成不利影響,與塑膠相比,紙傷害更重。 繼續閱讀..
Category Archives: 環境科學

被忽略的環境功臣,苔蘚可吸收二氧化碳又兼土壤穩定劑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04 日 8: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從沙漠到北極,苔蘚無處不在,但人們往往忽略之,現在科學家證實,苔蘚在維護地球生態系統有重要貢獻,也能有效減少碳足跡。
曾文水庫蓄水率下探 6.43%,水利署:待 6 月豐水期解渴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03 日 8:32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南部久旱未雨,全台最大水庫曾文水庫蓄水率下探 6.43%。水利署官員表示,因去年降雨少且枯水期持續用水,使得目前蓄水率偏低,但預期 6 月進入豐水期以後,供水擔憂將大幅減輕。

能清除海洋原油又能醫療抗菌,「超級海綿」多重應用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02 日 17:09 | 分類 奈米 , 會員專區 , 材料 |
超級海綿的功能有多少?最近美國科學家研發出應用超廣的泡沫,不僅能用來吸收海洋的漏油污染,清除海洋的環境災難來源之一,也能用在醫療中,有效避免植入部位發生感染。
抗藥性細菌隨雲層環繞全球,科學家:對人類無害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02 日 11:15 | 分類 環境科學 , 醫療科技 |
對一組加拿大和法國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來說,地平線上的烏雲可能是不好兆頭,這並非預示風暴即將來臨,而是有報告指出,這些烏雲能遠距離挾帶有抗藥性的細菌。 繼續閱讀..

生育能力下降,研究:吸入微塑膠足以破壞內分泌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3 年 04 月 27 日 11:46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塑膠製品中使用大量化學物質,過去許多研究已證實兩種主要化學物質,雙酚 A (BPA) 和鄰苯二甲酸鹽是內分泌干擾物,會干擾荷爾蒙,造成生殖問題。最近科學家發現,不只化學添加物,塑膠顆粒本身就會干擾荷爾蒙運作,而且只要透過呼吸就會進入體內,就可能引發炎症、肥胖或生育能力下降等問題。 繼續閱讀..

北極冰下藻類被嚴重污染,微塑膠濃度是周圍海水 10 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4 月 24 日 18:07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在北極雪白海冰之下,貼伏著一種名為 Melosira arctica 的綠色藻類,是極地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參與者。但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微塑膠在 Melosira arctica 樣本中的濃度相當驚人,對北極來說又是一個壞消息。 繼續閱讀..

杜絕山老鼠,「化學指紋」有助辨識樹木原產地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4 月 24 日 17:14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為保護珍貴林木,許多國家都有設置禁伐區域或是規定禁伐天然林,但山老鼠盜伐林木事件仍頻傳,甚至會有公司謊報木材來源,因此科學家也祭出潛力對策,利用「化學指紋」,或許能保護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