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朱諾號已完成第 51 次近距離飛越木星任務,並在紅外線儀器拍攝下,捕捉到木衛一 Io 地表大量火山發出的熾熱光芒。 繼續閱讀..
朱諾號近距離拍攝木衛一,見證太陽系火山最多的天體發光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23 日 15:52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朱諾號近距離拍攝木衛一,見證太陽系火山最多的天體發光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23 日 15:52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NASA 朱諾號已完成第 51 次近距離飛越木星任務,並在紅外線儀器拍攝下,捕捉到木衛一 Io 地表大量火山發出的熾熱光芒。 繼續閱讀..
探索金星的最好方法,可能是一支高空氣球艦隊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22 日 8:18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科學家探索金星的興趣越來越高昂,包括 NASA 在內已決定派出數個新軌道飛行器任務,試圖從上方窺視行星內部。然而這必須挑戰穿透數十公里由硫酸組成的大氣層,最近一組研究人員認為,探索金星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氣球艦隊,運氣好的話還可以飛到火山口附近。 繼續閱讀..
新技術分析黃石超級火山下方震波,岩漿量比預期還多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06 日 17:54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美國黃石超級火山是地球最迷人景點之一,也是最不穩定、暗藏危機的地點之一。最近新研究便確定黃石公園地下岩漿比過去認知還要多 2 倍,新數據能改善現有模型、微調我們對下一次大規模噴發的預期。 繼續閱讀..
研究發現水能決定岩漿深度,有助更準確模擬火山活動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18 日 8:45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近期發表在《Science》期刊的研究發現,對最常見的火山類型來說,含水量較高的岩漿往往存在地殼較深處。這發現可能使專家能更準確預測火山爆發。 繼續閱讀..
富含鋰、金、銅關鍵礦物,科學家瞄準火山底下豐富礦場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06 日 10:23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目前為因應氣候變遷造成的全球暖化,許多國家逐漸將能源轉型、乾淨能源納入未來發展藍圖上,不過這些轉型路途上沒有那麼順利,除了再生能源轉換效率與技術需到位,也得獲得足夠的關鍵礦物,最近牛津大學科學家便針對這迫在眉睫的議題,提出一項解方,認為火山底下的「鹽水礦(brine mines)」,將是綠色的銅、金和鋰的儲藏庫。
發現火星近期的火山噴發,顯示火星仍有明顯地質活動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5 月 15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家在 Icarus 期刊發表的研究,顯示火星在過去的 5 萬年中可能發生過噴發,表明火星可能仍處於火山活動狀態,增加適合生命生存的可能性。 繼續閱讀..
先前從未見到的氯化氫出現在火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6 日 14:09 | 分類 天文 | edit |
2018 年火星充斥著沙塵暴,歐洲太空總署的 ExoMars 軌道探測器在火星的大氣層提取到先前未探知的氣體,氯化氫。 繼續閱讀..
金星還不是休眠行星,模擬新發現 37 個活躍火山構造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23 日 9:0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身為地球的姊妹星球,如果說地球是生物天堂,那麼金星就有如地獄,其表面平均溫度高達 462℃。過去科學家們多認為如今金星已不怎麼活躍,然而最新模擬發現,金星地表其實有 37 個活躍中的火山構造,表明這顆星球內部似乎仍在攪動中。 繼續閱讀..
新一代蛋白質超越素肉,原料從火山來還可 3D 列印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19 年 11 月 07 日 10:30 | 分類 食品科技 | edit |
家庭餐桌上擺滿 3D 列印機列印的肉排,以及運用甲烷等氣體或火山微生物製造的其他蛋白質食品。這幅場景聽起來有點像科幻小說,但短短幾年後就可能會成真。
北投地震屬火山能量釋放,學者:非岩漿噴發所致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07 日 16:05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台北市北投區今天凌晨發生規模 3.2 地震,大約在大屯山火山群範圍,中研院說,並不是岩漿噴發所致,屬火山正常釋放能量,這類地震發生頻率約為每半年至一年,今年大屯火山共發生3起地震,仍在合理範圍內。 繼續閱讀..
大塔穆火山失去了「世界最大火山」的頭銜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9 年 07 月 17 日 8:45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科學家發現,世界最大的火山──大塔穆火山(Tamu Massif),是由海底擴張而不是單次噴發形成,因此這座火山的世界級稱號被取消了。 繼續閱讀..
大量海水被拖入地球內部,可能改變對全球水循環的認識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8 年 11 月 25 日 0:00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根據橫跨馬里亞納海溝的首次地震研究,海洋地殼下板塊間的慢速碰撞將水拖入地球深處的數量,是先前估計的 3 倍以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