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20 萬人研究吐真言,母親愈來愈不快樂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9 日 11:35 | 分類 人力資源 , 國際觀察 | edit 為什麼政府補助那麼多錢,女性始終不願多生幾個孩子?美國分析 20 萬名父母的調查,或許可以知道根本原因。《美國醫學會期刊》新研究,近十年來,父母心理健康更惡化,尤其媽媽非常不快樂。 繼續閱讀..
美國 BEA:舊金山灣區生活成本居全美之冠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17 日 11:40 | 分類 房地產 , 財經 | edit 聯邦經濟分析局(BEA)最新數據,舊金山灣區生活成本仍居全國之冠,但洛杉磯都會區近年急起直追,或與居住成本上漲有關。 繼續閱讀..
安全的地方住不起,調查:美國購屋者湧入自然災害高風險區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19 日 11:14 | 分類 房地產 , 環境科學 | edit 住不起的房子,可能是這時代的人集體記憶之一,過去無論貧富,基本上都能住進大房子與碧綠庭院的所謂美國夢,疫情之後也瞬間破滅。住房是人的基本權利,為求負擔得起的房價,愈來愈多美國人被迫搬到容易發生洪水或野火的地方。 繼續閱讀..
暑假泡湯了,調查:一半美國人沒錢度假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09 日 11:42 | 分類 旅遊 , 財經 | edit 雖然美國經濟持續強勁,但通膨肆虐太久,許多家庭開始縮減開支,最初影響耐久財,現在連以前不計一切都要揮霍的旅行支出都放棄了。美國調查發現,因負擔不起生活成本,今年夏天一半美國人放棄出遊計畫。 繼續閱讀..
加拿大葬禮開銷節節高漲,遺體未領數量大增 作者 藍 弋丰|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03 日 8:30 | 分類 國際觀察 , 財經 | edit 通貨膨脹、燃料價格上漲,不只活人生活大受影響,連死人也不得安寧。疫後通貨膨脹,加拿大喪葬費用節節高升,導致人死遭「丟包」,未領遺體數大增。 繼續閱讀..
中國少子化癥結,研究:育兒成本占人均 GDP 僅次韓國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23 日 12:34 | 分類 中國觀察 , 人力資源 | edit 中國面臨少子化危機,去年總出生人數只有 2016 年一半。研究分析中國年輕人趨避生育的原因,癥結在育兒負擔太大,中國是世界撫養孩子成本最高國家之一,養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至少為中國人均 GDP 的 6 倍,僅次韓國。 繼續閱讀..
千禧世代早就放棄買房,現在連租房都有困難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23 日 11:28 | 分類 國際觀察 , 房地產 , 理財 | edit 房價高得驚人,許多正值成家立業的千禧世代早放棄買房,然而隨著房價飆漲、利率上漲,經濟蓬勃發展,租金也大幅上漲,現在千禧世代不只買不起房,發現連房子都快租不起。 繼續閱讀..
負擔不起世界最貴物價,新加坡政府撒錢六成民眾不買單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22 日 14:09 | 分類 國際觀察 , 國際金融 | edit 新加坡是全世界生活成本最貴國家,現在直擊民生感受的核心通膨還在上漲,新加坡執政黨發放救濟金,以緩解成本上升焦慮,但仍有 60% 新加坡公民和居民認為政府最新預算措施,不足以緩解物價壓力。 繼續閱讀..
新加坡夢愈來愈遠,買車之前要先付 250 萬元買擁車證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19 日 14:49 | 分類 汽車科技 , 金融政策 | edit 新加坡是世界最昂貴國家之一,擁有一輛車是種奢侈,而還沒買車,光擁有汽車的權利,價錢就飆升至歷史最高。新加坡想買 1,600cc 車,之前要先付台幣約 250 萬元買擁車證,有效期為十年;要買休旅車,要付 350 萬元,已 2020 年四倍多。 繼續閱讀..
奢華生活排名調查,台北名列前十大最貴城市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29 日 12:25 | 分類 國際觀察 , 國際金融 , 會員專區 | edit 過去一年各項生活成本無一不漲,許多人感到吃不消,去年席捲全球的通貨膨脹也讓各地生活成本排名出現變化。瑞士寶盛生活方式指數發現,亞洲已是富豪中心,過奢華生活的成本最高地區都集中亞洲城市,去年新加坡超過上海成為全球最貴城市。台北今年雖然被擠下好幾名,但仍留在前十大。 繼續閱讀..
各項成本壓力增,專家:食品價格 75% 與農產品無關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08 日 12:52 | 分類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會員專區 | edit 因糖、肉類和稻米價格上漲,雖然 4 月聯合國編制世界食品價格指數一年來首次上漲,但仍比 2022 年 3 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歷史高位低約 20%,即使食品價格沒有一年前高,但民眾感覺是一直上漲,沒有回落跡象,專家分析,原因是食品價格只有少部分與農產品有關,其餘因素才是推動漲價關鍵。 繼續閱讀..
薪水跟不上房價漲幅,住房危機蔓延歐洲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08 日 11:28 | 分類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會員專區 | edit 面對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和生活成本危機,傳統上不把房產當投資的歐洲人,也開始嘗到台灣住房危機的苦頭,除了房價與利率齊漲導致負擔不起,義大利即使房價還沒有十年前貴,但年輕人因為找不到好工作,更遑論買房。 繼續閱讀..
美國夢愈來愈貴,年薪 30 萬購買力剩 10 萬美元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05 日 14:36 | 分類 會員專區 , 財經 | edit 美國年薪達 10 萬美元視為成功里程碑,但新冠疫情後萬物齊漲且看不到盡頭,現在如果紐約與舊金山年薪 10 萬美元,只等於約 3 萬美元購買力;在這些貴得嚇人的城市,要有 10 萬美元生活水準,年收入必須達 30 萬美元。 繼續閱讀..
恢復通勤上班最大難題,從外食到交通費一切都暴漲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2 日 14:59 | 分類 會員專區 , 職場 , 財經 | edit 歐美國家通勤族最近逐漸返回辦公室工作,才發現世界與兩年前完全不同,各項基本支出都漲翻天,不僅比兩年前貴很多,更遑論在家工作時省下交通、外食費、採購服裝和飲料等錢,當時日常生活成本與回去上班開銷是天壤之別。為了彌補員工上班而多花錢的生活開支,有些企業還推出各項福利,減輕出門成本壓力。 繼續閱讀..
美國最低薪資成貧窮枷鎖,分析:漲一倍也不夠生活成本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25 日 14:48 | 分類 國際觀察 , 會員專區 , 金融政策 | edit 這次新冠肺炎(COVID-19)揭露強盛美國背後的陰暗面──貧窮。美國聯邦最低薪資已被視為造成貧窮的一道枷鎖,喊漲多年未果,現在在新總統拜登(Joe Biden)任下又燃起希望,新政府計畫在 1.9 兆美元疫情刺激方案納入調漲一倍的目標,即使諾言成真,但根據計算,就算父母都在工作,時薪 15 美元對有兩個孩子的雙薪家庭而言,仍不足以應付基本生活開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