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抗生素

抗生素短缺、抗藥性惡化,專家:政府應制定應急方案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12 日 9: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感染其實比很多疾病來得更危險,每年 500 萬人死於「抗藥性」,抗生素短缺最終可能導致臨床上「無藥可醫」。面對這個比癌症更嚴重的抗藥性細菌肆虐問題,台灣國家隊的新藥研發,如何迎擊全球抗生素三大挑戰?如果不積極採取行動,到了 2035 年,全球人類平均壽命可能縮短 1.8 年,2050 年每 3 秒將有 1 人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 繼續閱讀..

降低抗生素用量!京冠生技將「廢棄咖啡渣」變身飼料添加劑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11 日 15:21 | 分類 生物科技 , 財經 , 醫療科技

京冠生技以廢棄咖啡渣為原料,發現能替代抗生素的潛力,做為機能性飼料添加劑,證實能減少經濟動物抗生素的用量,董事長楊青山表示,目前發現對人類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具有顯著抑制效果,未來有望發展為人類治療或預防藥物。

繼續閱讀..

抗生素抗藥性危機迫在眉睫!十年後全球平均壽命恐縮短 1.8 年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1 月 18 日 16:5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抗生素抗藥性危機日益嚴重,世界衛生組織(WHO)於 2019 年列入全球十大健康威脅。數據顯示,每年約有 500 萬人因抗藥性感染喪生,預測到 2035 年,全球平均壽命可能因此減少 1.8 年,2050 年更可能導致全球 GDP 損失 2%~3.5%。為提升大眾意識,世衛組織特別將今年 11 月 18~24 日世界抗生素週的主題定為「教育、提倡、立即行動」。 繼續閱讀..

日本補助抗生素供應鏈!以降低原料依賴中國風險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05 日 11:54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手術使用的 β-內酰胺抗生素活性成分幾乎全來自中國,日本製造商過去都從海外進口活性成分生產抗生素,但為降低供應鏈對中國的嚴重依賴,日本政府積極採取措施支持國內抗生素產業,這些措施將包括補助活性成分製造商,新計畫最快本財年制定完成。

繼續閱讀..

台灣東洋布局越南已簽四家醫院!癌症、抗生素維持 5%~10% 成長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26 日 19:44 | 分類 公司治理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台灣東洋今日舉辦法說會,總經理侯靜蘭表示,今年仍將把重點放在癌症和抗生素兩大領域,並可望穩定維持 5%~10% 的成長,同時積極布局越南市場,已與四家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帶領台灣東洋持續朝國際化發展。

繼續閱讀..

亞證環球藥業聚焦新劑型新藥!AI 平台助 Beta1 年底進入一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05 日 17:2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亞證環球藥業(Asia Scientific Global,ASG)成立兩年,鎖定 505(b)(2) 新劑型新藥,執行長洪堯國表示,目前專注吸入性新藥,著重抗生素、男性性功能障礙、 呼吸道與中央神經系統等四大領域,並以自有 AI 平台,助攻新藥開發進程快速,其中 Beta1 預計年底進入美國一期臨床。

繼續閱讀..

緩解缺藥危機!台灣東洋國產抗生素新藥取證瞄準 54 億商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21 日 17:41 | 分類 公司治理 , 生物科技 , 財經

台灣東洋今日宣布,自 2016 年起投入開發治療革蘭氏陰性菌的「Polymyxin B 國產新療效、新使用途徑新藥」已通過食藥署核可,並取得藥證,有助於緩解國內臨床抗生素缺乏的問題,未來將瞄準後線抗生素治療領域約 54 億元的市場商機。 

繼續閱讀..

因應黴漿菌疫情風險!博晟提前放大產能緩解抗生素缺藥危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30 日 13:03 | 分類 生物科技 , 財經 , 醫療科技

中國爆發大規模黴漿菌疫情,博晟生醫今日宣布將提前放大旗下抗生素產能,以因應台灣可能爆發黴漿菌疫情導致抗生素短缺的風險,情況及可能爆發之黴漿菌疫情,董事長陳德禮指出,中國近期爆發的黴漿菌疫情,已有感染症專家預測很有可能被經常往返兩岸的民眾帶回境內。

繼續閱讀..

一次辨識 20 種病毒與細菌,多重檢測普及替感冒命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11 日 13:23 | 分類 醫療科技

疫情結束後有一段時間處於免疫還債期,許多隔絕三年的病毒一次齊發,造成免疫能力較低的人同時感染多種病毒,有些人以為是小感冒卻拖了月餘,幾乎像大病一場。過去醫生也無法辨識是哪種病毒,一致通稱感冒,不斷開抗生素治療。疫情後歸功病毒測試進步,可一次篩查 20 種病毒和細菌,讓醫生更快速準確知道致病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