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永凍土

暖化使永凍土層融化,冰封已久的古老病原菌將捲土重來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21 日 8: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物科技 , 自然科學

西伯利亞「永凍土層」(permafrost)的冰封狀態,長久以來視為保存古代生物的寶庫。小馬、犀牛、長毛象等動物的遺骸都曾發現,年代有數千年甚至數萬年之久,讓古生物科學家有機會一窺遠古生物樣貌。然永凍土也可能「蟄伏」許多銷聲匿跡已久的病原菌。隨著全球暖化、冰層融化,有可能「重出江湖」,危害生物及人類健康。
繼續閱讀..

北方森林大火 CO2 排放倍增,科學家:森林恐成暖化來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03 日 12:07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森林本是儲存碳化合物的天然倉庫,被稱為碳匯,但這幾年高溫與乾旱引發的大規模森林野火不斷,已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增加暖化負擔。科學家更擔憂的是寒冷地區的森林大火,2021 年北方森林火災造成的碳排放量比過去二十年平均增加一倍多,由於北方森林是更大的碳密集區,大火持續使北方森林成為碳的定時炸彈。 繼續閱讀..

北極冰川融化,研究:新病毒正在跳轉傳播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20 日 11:27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生物科技

病毒需要人類、動物、植物或真菌等宿主複製和傳播,有時會跳到缺乏免疫力的新宿主。隨著人與動物棲息地互相爭地及氣候變化,人類接觸的新病毒將愈來愈多。讓科學家擔憂的是北極,北極溫度升高速度比世界更快,正在融化北極永凍土與冰川,增加病毒與新環境和宿主接觸的機會。 繼續閱讀..

西伯利亞致命熱浪,永凍土解凍甲烷正在外洩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04 日 10:56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去年西伯利亞破 38°C 的熱浪還記憶猶新,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場極端氣候確實導致永凍土產生新的甲烷排放。研究進一步發現,過往對甲烷排放的觀察來自永凍土或淺海,這次科學家找到新洩漏證據,是來自底下碳氫化合物儲層的化石甲烷氣體。不過科學家表示,目前這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很小,需要進一步研究。 繼續閱讀..

西伯利亞 140 年最熱 5 月,俄羅斯總統普丁擔憂暖化災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19 日 17:04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今年又迎來創紀錄高溫的一年,儘管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導致的碳排放量暫時下降,但全球暖化的速度只有增無減,由於洋流將熱量帶向兩極,加上永凍土融化與冰的反射作用,極地地區溫度正在快速上升,西伯利亞地區 5 月已經錄得 140 年來最高溫。科學家指出今年將是酷熱難耐的一年,全球都無法倖免。 繼續閱讀..

北極新發現 200 萬個甲烷熱點,全球暖化威脅是二氧化碳 30 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15 日 18:0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北極是地球上暖化速度最快的地方之一,隨著溫度升高,永凍土開始融化,原本藏在冰裡的甲烷也將開始大量釋放到大氣中,但科學家過去不確定北極有多少甲烷熱點。現在,NASA 的探勘機發表了驚人研究成果,確認北極至少有 200 萬個甲烷熱點。 繼續閱讀..

新研究表明,北極苔原帶變成二氧化碳排放的溫床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30 日 8:45 | 分類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一份新的報告稱,永凍土的快速融化和缺乏碳吸收的機制,正在把北極苔原變成二氧化碳排放的溫床。一項由 12 個國家 75 名科學家進行並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的研究發現,永凍土層融化釋放的碳含量是先前所認為的 2 倍,超過了苔原植物吸收碳的能力。 繼續閱讀..

氣候變遷造成地理大翻盤,西伯利亞幾十年內可宜居?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6 月 27 日 8: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俄羅斯擁有廣大的西伯利亞,冰天雪地覆蓋深深的永凍土,過去是俄羅斯流放勞改的地方,然而,在全球暖化趨勢加速下,西伯利亞最多有四分之一的永凍土地區,有可能因為暖化而在這個世紀末之前就解凍,成為可居住的地區,開啟俄羅斯烏拉山以東地區,一條從哈薩克北方直通往白令海的新移居地區廊道。 繼續閱讀..

北極永凍土解凍後會釋放出什麼?甲烷、病毒甚至核廢料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6 月 24 日 16:5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隨著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加劇,南北極已躲不過增溫命運,這不僅嚴重破壞野生動物棲地,不少掩埋在層層永凍土之下的有毒物質也會隨之出土,根據 BBC Future 整理報導,北極永凍層逐漸解凍後,各種病毒都有可能會釋放出來,目前儲存的核廢料或許也會受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