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AI

不是泡沫!從商用到自用,3D 列印展開啟全新應用風潮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15 日 16:00 | 分類 3D列印 , AI 人工智慧

3D 列印(又稱積層製造)在製造業掀起第四次工業革命後,曾因應用有限被譏為科技泡沫,時至今日除關鍵技術和應用發展有所突破,今年更將在台灣國際 3D 列印展帶起另一波應用風潮,包括生物醫療 3D 列印技術、創新線材發表及全球十大自造者推薦機台等,多項展示主題將於 8 月 21 到 24 在南港展覽館 2 館 4 樓盛大展出。

繼續閱讀..

Edge AI 助力智慧製造發展,2022 年市場規模逼近 3,700 億美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14 日 14: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自動化

隨著消費端走向客製自主消費、製造端面臨缺工問題日甚,促使製造業需具備能適應快速多變且多元環境的能力,製造系統變得較過往而言更加複雜。而拜新技術成熟發展所賜,製造業現今可藉由部署先進的感測技術並結合 AI 演算法、引入機器人等科技,進而提高資訊可視化及系統可控性,進一步推升工業 4.0 智慧製造的發展。根據 TrendForce 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預估,2022 年全球智慧製造的市場規模將會逼近 3,700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 10.7%。 繼續閱讀..

軟銀打造 2 號願景資金,WSJ:可能加劇 AI 市場過熱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13 日 19:02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會員專區 , 財經

日本科技大廠軟體銀行(SoftBank)日前宣布計劃打造第 2 個專注在 AI 新創的大型科技基金,目標規模為 1,080 億美元,許多大廠都已表達興趣想要加入,但 AI 熱潮已經持續多年之下,一些專家也質疑此舉可能加劇 AI 市場的過熱問題。 繼續閱讀..

廣達上半年 EPS 為 1.84 元,下半年 AI 與伺服器有較大成長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13 日 17:30 | 分類 伺服器 , 會員專區 , 筆記型電腦

代工大廠廣達 13 日舉辦法說,由董事長林百里與副董事長梁次震主持,公布 2019 年第 2 季財報,營收金額為新台幣 2,475.41 億元,較第 1 季增加 11%、較 2018 年同期增加 18 %,毛利率 4.77%,較第 1 季增加 0.3 個百分點、較 2018 年同期減少 0.32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39.68 億元,較第 1 季增加 27%、也較 2018 年同期增加 12.2%,每股 EPS 為 1.03 元。

繼續閱讀..

安克生醫智慧醫材領先,研發實力強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13 日 10: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市場動態 , 醫療科技

美吾華懷特生技集團旗下的安克生醫,為我國首家 AI 智慧醫療影像創新醫材上櫃公司,共擁有 6 項醫療影像 AI 產品,其中 4 項取得美國 FDA 上市許可,包括剛獲蔡英文總統頒發產業創新獎的呼吸中止症檢測系統「安克呼止偵」、全球首創的甲狀腺腫瘤篩檢智慧醫材「安克甲狀偵」,研發實力領先。 繼續閱讀..

任正非:人工智慧才是華為戰略要地,現在要戰勝美國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12 日 12:3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網路

新浪科技報導,中國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近日表示,5G 只是小兒科,先前過於被重視了,5G 提供高頻寬、低時延,支撐的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才是大產業,才是華為發展的戰略要地。他更進一步指出,過去華為是為了賺點小錢,現在是為了要戰勝美國,因此一定要有宏大心胸,容納天下人才,一起來進行戰鬥。 繼續閱讀..

DeepMind 2018 年虧損達 4.7 億英鎊,Google 承諾斥巨資支援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08 日 15:56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oogle , 會員專區

據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 DeepMind 報告顯示,2018 年營運支出和投資總額創歷史新高,虧損額擴大到 4.7 億英鎊(約 5.7 億美元),800 多名員工的薪資總額就超過 3.98 億英鎊,比 2017 年提升一倍多,但 DeepMind 短期內仍無法為 Alphabet 創造更多營收,且由於 DeepMind 總部和研發團隊位於英國辦公室,長期以來 DeepMind 與 Google 總部的溝通和業務交集較少。 繼續閱讀..

NIKE 收購 AI 平台 Celect,希望更能預測購物行為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08 日 10:46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公司治理 , 會員專區

收購 Converse 和 Hurley 等品牌多年之後,耐吉(NIKE)將重點轉向收購那些在幕後幫助其發展的初創企業。NIKE 週二宣布,已收購總部位於波士頓的預測分析公司 Celect,這是 NIKE 為加強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戰略而進行的一系列交易中的最新一筆,交易的財務條款並沒有披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