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成功大學

日月光攜手成大建立共研中心,推動多項跨領域創新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5 日 16:30 | 分類 半導體 , 封裝測試 , 材料

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日月光」)與國立成功大學(以下簡稱 「成大」)於 25 日於日月光高雄廠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日月光暨成大共研中心」第一屆期末成果發表會。本次發表會回顧了雙方自 2024 年合作以來在智慧科技與永續發展領域的卓越成果,並揭示未來三年深化合作的精實目標。

繼續閱讀..

日月光與成大深化合作,共同培育國際半導體人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13 日 16:45 | 分類 人力資源 , 半導體 , 封裝測試

為進一步培育下世代所需國際人才,國立成功大學與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 「日月光」) 於 9 月 13 日在馬來西亞簽署國際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表達雙方合作意願,日後擬通過固有產學合作鏈結,特別為成大境外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及就業輔助,以紮實的學術與實務鍛鍊,培養出具備國際視野、有能力順應全球競爭與變遷的未來人才,並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

繼續閱讀..

日月光攜手成大啟動聯合研發中心,驅動半導體前瞻技術研發人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12 日 18:20 | 分類 人力資源 , 公司治理 , 半導體

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攜手國立成功大學成立聯合研發中心於 12 日舉行啟動儀式,雙方合作不僅聚焦人才培育,也將共同深耕異質整合、矽光子等基礎技術,並積極投入前瞻技術研究,以先進封裝技術強化日月光的國際競爭力,同時提升成大的研發量能,鞏固台灣半導體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繼續閱讀..

聚焦生成式人工智慧發展,第三屆成電論壇成功落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10 日 16: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科技教育

國立成功大學第三屆「成電論壇」10 日正式落幕,本屆以「生成式 AI」為主題,現場邀請包含東台精機董事長嚴瑞雄、華碩電腦執行長胡書賓、華邦電子總經理陳沛銘、奇景光電副總經理陳有棟、耐能智慧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等五位校友,分別就 AI 驅動智慧製造、生成式 AI 的發展、應用與未來趨勢進行分享與探討。

繼續閱讀..

追求極低碳鋼鐵!中鋼攜手成功大學成立「負碳科技氫能冶金共研中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19 日 17:44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 能源科技

中鋼今日與成功大學舉辦「負碳科技氫能冶金共研中心」成立儀式,由中鋼翁朝棟董事長及成大蘇慧貞校長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攜手邁向 2050 淨零碳排,期盼創造減碳的研發綜效,帶動能源轉型及鋼鐵產業鏈升級,達成低碳煉製綠色鋼材的目標。

繼續閱讀..

足夠耐震也適用台灣海床,成大與沃旭完成沉箱負壓水下基礎研究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21 日 15:1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隨著台灣離岸風電裝置量愈來愈高、沿海地質研究加深,相關研究也愈來愈完善,最近沃旭能源與成功大學也攜手合作,完成全球首個離岸風機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SBJ)的砂箱振動台試驗,肯定該技術的耐震與抗土壤液化能力,也適用於台灣西岸海床。

繼續閱讀..

漢翔與成大簽約合作 AMS-02 新散熱器研發,深化培養太空專業人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29 日 17: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國內航太大廠漢翔宣布,與國立成功大學進行 AMS-02 新散熱器研發計畫產學合作簽約儀式,成大與漢翔分別由校長蘇慧貞及總經理馬萬鈞於成功大學簽約,此合作計畫為期兩年,由漢翔負責散熱器的設計、工程整合、製造、檢測、交運等項目,而成大則統籌、管理計畫及協調 NASA 等工作,共同提升台灣在國際太空產業的能見度及地位,也深化培養台灣的太空專業人才。

繼續閱讀..

【大南方崛起】華邦電路竹建立新 12 吋晶圓廠,爭取人才、供應鏈、成本加值效益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27 日 9:01 | 分類 公司治理 , 會員專區 , 職場

近期,企業紛紛前進南台灣的高雄投資已成為趨勢,尤其在路竹科學園區之後,如今將有新的橋頭科學園區誕生,政府誓言要在高雄建立起重要的科技產業廊道,也吸引其他科技企業的眼光。以 2017 年就宣布將在高雄路竹科學園區建立 12 吋晶圓廠的華邦電來說,投資高雄是看好未來記憶體產業的發展,擴大產能的重要項目。而在高雄路竹科學園區設廠,除了可藉高鐵串聯起新竹、台中、高雄三地互相支援的架構之外,加上鄰近供應鏈,未來為預期將挹注華邦電的營運以帶來更好的表現。

繼續閱讀..

太空電漿模擬立大功,成大解開福衛二號科學酬載影像高度誤差之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19 日 16:00 | 分類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國立成功大學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從太空電漿物理基礎理論出發,透過衛星影像的幾何關係,重建大氣暉光影像應有的原始樣貌,成功解開衛星側拍影像長期存在的高度誤差之謎,更為未來衛星任務規劃提供預先修正的解決方案。研究成果 10 月發表於美國《地球物理科學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