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處理眾多設計和製造挑戰,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已用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電晶體構建了現代微處理器,這種微處理器廣泛認為是比傳統矽處理器更快、更環保的替代品。 繼續閱讀..
MIT 工程師用奈米碳管打造迄今最先進的微處理器 |
作者 Evan|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30 日 13:30 | 分類 奈米 , 尖端科技 , 晶片 |
電動車與太陽能掀電晶體爭奪戰,光電模組商得排隊等一年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06 日 13:46 |
|
隨著太陽能與電動車日漸崛起,相關材料與金屬的需求也同時水漲船高,美國太陽能分析師最近則發現,這兩種乍看之下零件不通用的產品,近期發生「爭奪戰」、相互爭奪供應本就不足的電晶體,彭博社指出,由於電動車蓬勃發展,太陽能模組公司要等近一年時間才能用到電晶體。
2020 年蘋果 A 系列處理器台積電獨家代工機率大,將採 5 奈米製程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9 年 02 月 23 日 16:00 |
|
即便 2018 年推出的 3 款 iPhone 銷售情況不如預期,但是不可否認的,蘋果的 iPhone 還是有很多性能領先之處。其中又以 A 系列處理器的性能,打趴一籮筐非蘋陣營的處理器最為人所津津樂道。而根據外媒的報導,2019 年蘋果的 A13 處理器在採用了獨家代工供應商台積電的內含 EUV 技術 7 奈米加強版製程之後,2020 年將推出的 A14 處理器,就要到台積電的 5 奈米製程了,而這也正好符合台積電新製程的推出時間規劃。
室溫下保持高載流子移動率,稀有元素碲或可成為高效晶片祕方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5 月 25 日 17:26 |
|
美國普渡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衍生自稀有元素碲(tellurium)的極薄二維材料,可大幅提升晶片電晶體運行效率,進而提高電子裝置(如手機、電腦)處理訊息的速度,也能增強諸如紅外線感測器的技術。 繼續閱讀..
物理學家首次證實,稱為「excitonium」的物質狀態確實存在 |
作者
Nana Ho|發布日期
2017 年 12 月 18 日 21:00 |
|
許多人知道的物質狀態大概有液態、固態、氣態和電漿,但其實科學家多年努力研究以來,物質狀態早就遠遠不僅於此,美國研究團隊最近便宣布了一個令人興奮的發現──他們證實了一種稱為「excitonium」的物質狀態確實存在。
繼續閱讀..
Intel 布局半導體代工,開放 22 及 10 奈米製程對 ARM 架構產品代工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2 日 18:15 |
|
2017 年 ARM TechCon 大會,某些領域已形成相互爭關係的半導體大廠 Intel 和矽智財權廠商 AMD,兩者宣布將建立廣泛的合作關係,其中一個相互合作的方式,就是基於 ARM 核心架構的行動晶片,預計將採用 Intel 的 22 奈米 FFL 製程技術,以及 10 奈米 HPM/GP 製程技術代工生產。
神經形態晶片有重大突破,這回石墨烯成了「海綿」 |
作者
雷鋒網|發布日期
2016 年 02 月 02 日 17:00 |
|
由於神經形態晶片能夠比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結構晶片更快更好地處理感測器資料(如圖像、影片、聲音等),所以對這些由電晶體網路構成的晶片研究成為了新的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