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奈米製程明年進入試產,6 日台積電於新竹國賓飯店舉辦一年一度的「供應鏈管理論壇」,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在供應商的配合下,「讓 7 奈米能在 2018 年迅速且量產成功」。 繼續閱讀..
台積電獨步全球,3 奈米製程已到位!魏哲家:就等環評過關 |
作者 數位時代|發布日期 2018 年 12 月 10 日 8:00 | 分類 晶片 , 處理器 |
室溫下保持高載流子移動率,稀有元素碲或可成為高效晶片祕方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5 月 25 日 17:26 | 分類 晶片 , 會員專區 , 材料 | edit |
美國普渡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衍生自稀有元素碲(tellurium)的極薄二維材料,可大幅提升晶片電晶體運行效率,進而提高電子裝置(如手機、電腦)處理訊息的速度,也能增強諸如紅外線感測器的技術。 繼續閱讀..
Intel 布局半導體代工,開放 22 及 10 奈米製程對 ARM 架構產品代工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2 日 18:15 | 分類 Android 手機 , 國際貿易 , 手機 | edit |
2017 年 ARM TechCon 大會,某些領域已形成相互爭關係的半導體大廠 Intel 和矽智財權廠商 AMD,兩者宣布將建立廣泛的合作關係,其中一個相互合作的方式,就是基於 ARM 核心架構的行動晶片,預計將採用 Intel 的 22 奈米 FFL 製程技術,以及 10 奈米 HPM/GP 製程技術代工生產。
神經形態晶片有重大突破,這回石墨烯成了「海綿」 |
作者 雷鋒網|發布日期 2016 年 02 月 02 日 17:00 | 分類 晶片 , 會員專區 , 零組件 | edit |
由於神經形態晶片能夠比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結構晶片更快更好地處理感測器資料(如圖像、影片、聲音等),所以對這些由電晶體網路構成的晶片研究成為了新的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