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為常見與接收度最廣的可充式電池為鋰離子電池,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到電動車,所使用的電池都是,不過下一代的蓄電池也蓄勢待發,最近韓國科學家帶來沒有燃燒與爆炸、對環境友善的鋅離子電池。
Category Archives: 能源科技

有人有錢有需求,台灣太陽能陷「無用武之地」 |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8 日 12:45 | 分類 人力資源 , 太陽能 , 科技政策 |
台灣太陽能製造廠商在經過幾年的轉型後,幾乎都已轉為發展太陽能電廠事業為主,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內需的太陽能市場已為主要動能,而產業在過去幾年的累積下,人才、技術都不是問題,且電廠的報酬率穩,也不乏國內外大型基金願意進駐,以及用電大戶也有提升使用綠電比例的壓力,在人力、金錢以及需求都不成問題下,可種綠電的土地來源已成為最棘手的問題,本來台廠認為,台灣的種電市場可望成為未來太陽能國家隊赴海外搶市的先兵,但若連台灣在可開發電廠的土地已愈來愈難得,恐將限制了本土市場的成長動能。

辰亞能源全球最大水上型電站,融資到位將於年底完工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7 日 18:20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全球最大水面型太陽能將在今年底完工。辰亞能源今(17)日宣布「彰濱崙尾東 181MWp 水上型太陽能電站」以及「台南學甲 75MWp 地面型太陽能電站」專案融資資金均已到位,並創下台灣太陽能最高額度,兩座案廠預計可在 2020 年第四季登場。

肺炎影響投資環境,日立退出英國新威爾法核電廠計畫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7 日 14: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核能 , 能源科技 |
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影響,日立製作所日前表示,由於投資環境惡化,將退出已經擱置 20 個月的英國威爾斯核電廠計畫,英國的核能計畫再次受挫。

污水處理副產品新應用,除了當肥料還可以用來製造氫氣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6 日 18:29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 |
科技日新月異,污水與污泥除了可以做為生質能再次利用,製成肥料、再生建材,又或是生產甲烷來發電,現在還有新用處,澳洲科學家已經利用廢水與污水成功製造氫氣,還把過程產生的碳轉換成生物炭,應用在農業肥料,同時有助綠能製氫與農業發展,一石二鳥。

盼善用水壩既有空間,美科學家指水面型太陽能全球潛力達 7,593GW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5 日 16:26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看好水面型太陽能的潛力,研究估算指出,全球水面型太陽能的裝置潛力高達 7,593GW,年發電量可達 10,616TWh。

美國燃煤發電量 3 年降 10%,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反創新高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5 日 14:14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美國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又創新高,2020 上半年,綠能發電占比就高達 22%,發電占比也有稍稍改變,在 2018 年與 2019 年穩座發電第二的燃煤發電,由於天然氣發電攀升、燃煤比例驟降,燃煤電廠用電比例被核能超車、今年滑到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