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生物科技

找毒品外也可以找病毒,英國科學家計劃訓練狗偵測新型冠狀病毒氣味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04 日 12: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科技趣聞

許多研究都靠犬類動物(canine)靈敏的鼻子來偵測危害人類健康的事物,如爆炸物、癌症等,而現在狗還可以幫助人類對付新型冠狀病毒的困境嗎?英國科學家正展開新計畫,試圖訓練狗聞出 COVID-19(2019 新型冠狀病毒)的氣味,希望開發非侵入性方式檢測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簡稱武漢肺炎)並阻止傳播。 繼續閱讀..

Sony 宣布成立「Sony COVID-19 全球救助基金」,正式加入 Netflix、Facebook 等公司「1 億美元救助行列」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04 日 9:13 | 分類 公司治理 ,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Sony 公司 2 日表示,已啟動 1 億美元的基金,以支助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這家電子及娛樂業巨頭名為「Sony COVID-19 全球救助基金」(Sony Global Relief Fund for COVID-19)的承諾,將在 3 個領域提供援助:第一線醫療工作人員和力抗病毒的急難救助人員;對當前必須遠端作業的兒童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支助;對娛樂產業界的創意社群成員提供支助。 繼續閱讀..

飲食習慣影響「口腔菌」組成種類,對人體健康也有關鍵性影響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03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口腔細菌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別太意外,我們的口腔其實到處都是細菌:無論牙齒上、牙齦裡、舌頭下還是臉頰內壁,細菌無所不在。各種微生物可隨著食物進入口腔,光是喝一杯水,可能就吞下數百萬個細菌;而口腔內數百種以上細菌不僅影響口腔健康,與身體其他部位的健康也有關聯性。 繼續閱讀..

英式前瞻部署:以「類 Netflix 訂閱制」優化人類醫療的永續發展──從倡議適當使用抗生素與鼓勵研發談起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03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政策 , 醫療科技

微生物的抗藥性,不僅威脅人類健康,也能造成經濟巨大損失。聯合國 2019 年警告,若無積極作為,依照目前情勢推估,2050 年將有 1 千萬人死因要歸咎於致病微生物的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以下簡稱抗藥性)。聯合國直指,繼氣候變遷後,接踵而來的抗藥性,將對人類產生更嚴重的威脅。 繼續閱讀..

抽血機器人可望降低抽血失敗風險,減輕醫療人力負擔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02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機器人 , 生物科技

不久後,醫院將出現「抽血機器人」,不但可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荷,也能使病患受惠。美國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研究團隊目前正在研發一款自動抽血機器人,臨床測試的結果顯示,機器人的表現與專業醫護人員不相上下,甚至更優異,如果抽血機器人能實際用於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將有更充足的時間與精力服務病患。

繼續閱讀..

武漢肺炎病毒能在物體表面存活數天,有想像中可怕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01 日 16:46 | 分類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前陣子一篇新研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可在紙板上存活 24 小時,在塑膠、不銹鋼表面存活 2~3 天,一瞬間彷彿各處都籠罩在新型冠狀病毒陰影之下。然而一些專家呼籲勿對此過度解讀,這些檢測結果並不代表病毒依然具有傳染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