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在地球上相對罕見,但在其他星球上,也許鑽石就跟我們腳下的泥土一樣普遍。新研究指出一些系外行星真的主要由鑽石構成,且一個研究團隊已計算出這種行星的形成方式與結構。 繼續閱讀..
Category Archives: 天文

星系團中暗物質重力透鏡效應比預期強 10 倍,可能動搖當前模型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4 日 11:3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看不見摸不著的總是特別神祕,一點異樣就可能動搖原本的認知。天文學家最近新發現一些星系團中的暗物質分布密度遠超預期,嚴重扭曲來自較遠天體的背景光,使得重力透鏡效應比預期還要強 10 倍。這可能說明用來預測星系團的最先進模型仍然有誤,或宇宙學家對暗物質的理解還需調整。 繼續閱讀..
行星如何形成?NASA 希望大家幫忙找答案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1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科技教育 |
NASA 名為「Disk Detective」的公民科學計畫,是募集志願者研究太陽系形成過程的圖像。 繼續閱讀..

麥哲倫星流質量超乎模型預測 10 倍,新假設釐清原因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0 日 16:5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數十億年前開始,大、小麥哲倫星雲開始繞著銀河系運轉,並在銀河系潮汐力作用下拉出一條巨大的氣體流結構,稱為麥哲倫星流。但時至今日,這條星流變得越來越龐大,已超過太陽質量 10 億倍,讓天文學家極其茫然。現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團隊發現,這條星流本身可能是星雲外圍的「暈」,充當著繭發揮保護作用,避免麥哲倫雲核心直接受銀河系影響。 繼續閱讀..
新高解析度太陽影像,展現太陽黑子細節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0 日 8:45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西班牙的科學家也不例外,但他們沒有虛度光陰,反而動手建立光學實驗室,以改善 GREGO 太陽望遠鏡的解析能力。近一年努力下,升級後的望遠鏡解析度可小至太陽表面 50 公里。 繼續閱讀..


全世界最大數位相機試拍,32 億畫素帶你看花椰菜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9 日 17:5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一些新款智慧型手機已能支援高達 2 億畫素的相機,不過一台準備安裝在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上、可以支援 32 億畫素輸出的相機是什麼概念?天文學家們最近剛幫這台全球最大的數位相機試拍了幾張練習照,練習對象為花椰菜──你想看看高解析的花椰菜長怎樣嗎? 繼續閱讀..

月球沒有氧氣卻生鏽了,肇因來自地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8 日 18:1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地球上處處可見生鏽的鐵,但鐵要生鏽有兩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水與氧氣。而月球──我們的衛星,一顆理應乾燥無比且沒有氧氣存在的天體,近日卻被探測器發現它也有鐵鏽的痕跡。 繼續閱讀..

暗能量隱藏在宇宙的新位置──空洞之中的奇特物體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7 日 13:5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天文學家已經知道宇宙正在加速膨脹 20 年有餘,但物理學機制仍是個謎。現在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主校團隊提出一個新理論,認為導致宇宙加速增長的暗能量,可能就藏在散布整個星系空隙中的大量緻密物體。 繼續閱讀..
NASA 偵測到潛在危險天體即將撞擊,結果大出意料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6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地球周圍的太空,各式各樣石頭到處亂飛,世界各地的望遠鏡都在密切注視著天空,以確保地球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 8 月 25 日,當亞利桑那大學的卡特林那巡天系統及夏威夷大學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最後警報系統,發現一個似乎即將進入地球軌道的物體時,科學家均嚴陣以待。 繼續閱讀..
木星可能不是伽利略衛星的潮汐力主宰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5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伽利略衛星是木星的 4 個主要衛星,占木星衛星總質量 99.999%。伽利略在 1610 年透過自製望遠鏡首次發現它們,分別是「埃歐」、「歐羅巴」、「蓋尼米德」和「卡利斯多」。 繼續閱讀..

太陽系的一年有多長?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4 日 11:1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繞著太陽公轉的地球走完一圈軌道約花 365 天,也就是地球一年有 365 天;那麼繞著銀河系公轉的太陽系,「一年」有多長呢?答案是 2.2 億到 2.3 億年。 繼續閱讀..

宇宙中另一種外星生命形式:活在恆星內部的核能生物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3 日 20:02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當我們在尋找外星生命時,傾向於依賴我們已知的元素,比如液態水。然而好比地球最極端的環境中也有嗜極生物存在,一篇最新研究指出,能在恆星內部形成、演化甚至繁衍的極端外星生物理論上可以存在。 繼續閱讀..

重大發現!偵測到迄今最大雙黑洞合併之重力波,融成理論上的中等質量黑洞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3 日 15:52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讓科學家摸不著頭緒、理論上確信存在但始終找不到直接證據的中等質量黑洞,終於現身了!LIGO 與 Virgo 重力波天文台證實於去年 9 月探測到有史以來最大的雙黑洞合併事件,兩者質量分別為太陽的 66 和 85 倍,並且最終融合成太陽質量 142 倍的黑洞,正落在中等質量黑洞範圍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