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自然科學

台灣大發表 myAir 隨身 PM2.5 偵測器,公益捐贈計畫同步啟動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09 日 11: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物聯網 , 環境科學

近年來全台空污拉警報,人人聞 PM2.5 色變。台灣大哥大首創的個人隨身空氣品質智慧分析服務──myAir 隨身 PM2.5 偵測器 8 日正式發表,不僅體積小又輕巧可供隨身攜帶,隨時隨地測量所處環境的空氣品質,搭配自行開發的專屬應用程式,更能長期記錄分析個人 PM2.5 曝露量,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繼續閱讀..

積雪反光助力,高海拔太陽能發電效益比都市高 150%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09 日 10:15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太陽能板理想裝設地點在哪?可能會有人回答日照時間極長的沙漠、住宅或是辦公大樓屋頂,而最近瑞士科學家認為,人們也可以在白雪靄靄的高山上裝設太陽能板,其發電效益不容小覷,得益於空氣塵埃少與積雪反射,團隊發現冬季高海拔太陽能板發電效益比都市還要高 150%。

繼續閱讀..

為什麼太陽系各行星的公轉不在同一平面?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06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利用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ALMA),日本天文學者首度觀測到一顆原恆星(protostar)周圍有扭曲盤面。這顆編號為 IRAS04368+2557 的原恆星年齡僅幾十萬歲,相當於人類的嬰兒期。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包含太陽系在內許多行星系統中,行星軌道並不在同一平面,可能就是因為整個系統形成時,行星就在已扭曲的盤面形成的結果。 繼續閱讀..

20 億年內大麥哲倫雲將撞上銀河系,喚醒中心超大質量黑洞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04 日 13:1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模擬告訴我們,與仙女座星系暴力碰撞是銀河系的最終命運,也許自此不復存在。但可能不用等到碰上仙女座星系,銀河系就先遭受重擊,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大麥哲倫雲會更早與銀河系碰撞,屆時可能喚醒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把我們的星系變成活躍星系核;太陽系則有微小機率被踢出銀河系。 繼續閱讀..

2019 年多國太空任務回歸月球擁抱,日本還想展示人造流星雨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02 日 18:1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繼阿姆斯壯登月後 50 年,中國、印度、以色列以及美國都將在 2019 年回歸月球的擁抱,並且今年由中國率先開跑,其嫦娥四號探測器即將於 1 月 3 日登陸月球背面。若成功,這會是全球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與巡視勘察的任務。 繼續閱讀..

2018 年氣候變遷的嚴峻現實已無所遁形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12 月 30 日 8:1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2018 這一年,我們意識到 2015 年由聯合國 195 個成員簽訂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已不足以阻止劇烈的氣候變遷了。一個新研究明確將一些極端天氣事件歸因於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這些都清楚表明,氣候變遷不是未來幾十年後才要擔憂的事了,它近在眼前。 繼續閱讀..

用少量神經細胞計算物體數量,蜜蜂與人不同的計數方式有助 AI 開發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12 月 26 日 21:07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計算數量的能力往往被認為需要高智商和較大的大腦,然而過去一些研究指出,蜜蜂同樣也具有少量的計數能力,倫敦瑪麗王后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研究人員發現,蜜蜂之所以能使用如此迷你的大腦達成任務,是因為採取的計數方式與人類完全不同,只需少量的神經細胞便可達成,團隊認為,這種計數方式對於未來 AI 機器人的開發也將能有所助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