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新創

科技創新助力政府數位轉型, 流程自動化軟體機器人 EMILY.RPA 成功提升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人機協作效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4 日 15:45 | 分類 新創

隨著政府機關數位轉型的步伐加快,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 (以下簡稱裁決所) 積極導入流程自動化 (RPA) 技術,以提升行政效率,減輕人力負擔。近期,裁決所成功導入流程自動化軟體機器人 EMILY.RPA,透過智能處理公文點收作業,每日減少 1-2 小時的繁瑣工作,顯著提升辦公效率。 

繼續閱讀..

AI 新創 Deep Cogito 初試啼聲,開源 Cogito v1 模型表現直逼先進模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1 日 7:4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新創 , 軟體、系統

人工智慧因開發成本過高,故門檻也高,但 DeepSeek 出現後,有更多挑戰者加入市場。舊金山 AI 新創 Deep Cogito 最近推出 Cogito v1 全新開源大型語言模型(LLM)系列,基於 Meta Llama 3.2 微調,有混合推理力,快速回答問題,或像 OpenAI 的 o 系列和 DeepSeek R1 能「反思」。 繼續閱讀..

為兒打造陪伴者,特斯拉前工程師楊碩創辦機器人新創 Mondo Tech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0 日 12:00 | 分類 新創 , 機器人

特斯拉 Optimus 前工程師楊碩(Shuo Yang)近日宣布離開公司,創辦名為 Mondo Tech 的機器人新創企業,專注開發「更小、更易接觸的機器人」。這決定源於他希望為兒子創造陪伴者的初心,並致力使機器人更親民。Mondo Tech 成立地點分別位於矽谷的帕羅奧圖和中國深圳,兩個地區都以創新科技和活躍創業生態系統聞名。 繼續閱讀..

比爾蓋茲女兒菲比:父親禁止我仿效他的輟學創業路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0 日 11:00 | 分類 Microsoft , 新創

菲比蓋茲(Phoebe Gates)雖僅 22 歲,但是科技巨擘比爾蓋茲(Bill Gates)和梅琳達蓋茲(Melinda Gates)的小女兒,新 Podcast〈The Burnouts〉揭露身為「科技皇室」子女的不尋常成長經歷。儘管父親以從哈佛輟學創立微軟聞名,菲比父母卻嚴格要求她完成大學學業。 繼續閱讀..

APMIC、Twinkle AI 聯手開發,手機端繁中推理模型 Formosa-1 登場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8 日 16:29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新創

台灣新創 APMIC(Accelerate Private Machine Intelligence Company)與繁體中文語言模型研究社群 Twinkle AI 合作,8 日推出台灣第一個可在手機端運行的 30 億(3B)參數繁體中文推理模型「Formosa-1」,雙方也聯手開源高效評測框架「Twinkle Eval」,共同推動台灣 AI 技術發展和在地化應用。

繼續閱讀..

北約創新基金領投 2,500 萬歐元,劍橋光子學新創 CamGraPhIC 獲 A 輪融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31 日 18:10 | 分類 新創 , 晶片 , 材料、設備

由 24 個北約盟國支持的北約創新基金(NIF)宣布,已共同領投英國劍橋光子學新創公司  CamGraPhIC 的 2,500 萬歐元 A 輪融資。這筆資金將用於加速 CamGraPhIC 的石墨烯(graphene)微晶片技術研發,該技術有望在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通訊等領域帶來革命性變革。

繼續閱讀..

Bosworth 預測 AI 競賽贏家:Meta、微軟處於強勢地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31 日 14: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Facebook , Microsoft

Business Insider 3 月 30 日報導,Meta 科技長(CTO)Andrew Bosworth在最新一集《Possible》Podcast 節目中提到,人工智慧(AI)競賽當中,Meta 與微軟(Microsoft)這兩家傳統科技企業都處於強勢地位,無論如何都將會是贏家,Google 商業模式面臨挑戰,未來之路最為坎坷,亞馬遜(Amazon.com Inc.)則是介於兩者之間。 繼續閱讀..

經部首度發布新創白皮書,AI 軟體能源家數成長最快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7 日 16:40 | 分類 人力資源 , 新創

經濟部首度發布新創企業白皮書顯示,台灣新創企業逾 9,500 家,涵蓋多元產業,近年人工智慧、軟體、能源、永續與環境等領域創業家數成長最快;此外,近七成台灣新創公司有技術人才,並以技術發展為核心業務,聚焦招募業務開發、創新研發和行銷等人才。 繼續閱讀..

突破實體 AI 數據瓶頸,Rerun 獲 1,700 萬美元助力自動駕駛與機器人技術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1 日 12: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新創 , 財經

瑞典新創公司 Rerun.io AB 正在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的重大突破。該公司近日宣布完成 1,7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將資金用於開發專為「實體 AI」(Physical AI)設計的創新數據架構,總融資額達 2,020 萬美元。本輪融資由 Point Nine 領投,Sunflower Capital 、Costanoa Ventures 和 Seedcamp 等參與,同時還有 Vercel Inc. 執行長 Guillermo Rauch 等天使投資人加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