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近日刊登的新研究挑戰關於嬰兒記憶的假設,指出他們年幼的心智確實能形成記憶。不過,這些記憶日後為何變得難以回想,仍是個謎。 繼續閱讀..
研究發現嬰兒 1 歲已有記憶,長大後想不起來仍是謎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5 日 9: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研究發現嬰兒 1 歲已有記憶,長大後想不起來仍是謎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5 日 9: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edit |
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近日刊登的新研究挑戰關於嬰兒記憶的假設,指出他們年幼的心智確實能形成記憶。不過,這些記憶日後為何變得難以回想,仍是個謎。 繼續閱讀..
為什麼一到青春期,嬰兒奶香味就消失了?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4 年 03 月 27 日 14:29 | 分類 生物科技 | edit |
嬰幼兒是所謂的身心黃金發展期,也可能是我們人類體味最香的時候,一到青春期受荷爾蒙影響就會變成混合各種味道的汗臭味。科學家指出,青少年客觀來說就是臭臭的。
從 2 歲半開始,睡眠目的出現關鍵差異 |
作者 Yun-Chu W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01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研究人員分析數十項睡眠研究數據,發現嬰兒的睡眠性質與目的 2 歲多時會發生巨大變化。新研究推測睡眠一開始是要幫助大腦建構(brain building)與促進神經發育,隨後迅速轉變成修復作用。
新研究:嬰兒在雙語環境中成長,注意力更集中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31 日 17:59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 網路趣聞 | edit |
嬰兒於雙語家庭中出生成長的優勢,6 個月後見真章。加拿大約克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生活中接觸 1 種以上語言的嬰兒,注意力比只接觸 1 種語言的嬰兒更好,意味著雙語環境應該是嬰兒注意力早期發展的重要因素,且能為終身認知墊高基礎值。 繼續閱讀..
首起「基因改造嬰兒事件」廣東公布初次調查結果,賀建奎被定調「行為惡劣」面臨全面封鎖 |
作者 T客邦|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23 日 7:45 | 分類 生物科技 | edit |
前幾個月將整個生物界鬧翻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經過中國政府單位介入,最近有了新進展。廣東公布初次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已將賀建奎定調為「行為惡劣」,未來恐怕不樂觀。 繼續閱讀..
為何嬰兒、寵物萌到讓你無法自拔想咬捏?「可愛侵略性」背後神經機制首度確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12 月 08 日 10:54 | 分類 會員專區 , 網路趣聞 | edit |
如果你看到嬰兒、小動物時內心萌生出一股又咬又捏的衝動,別意外,你正處於一種稱為「可愛侵略性」的現象。這是前幾年剛出現在行為心理學的學術名詞,現在神經科學家首度確認了背後的神經機制,證實可愛侵略性與大腦獎勵系統、情緒處理系統息息相關。 繼續閱讀..